第一章 佛山市水利发展与改革面临的形势
第一节 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佛山市位于东经112°22′34″~113°23′12″, 北纬22°40′~23°34′37″之间,地处广东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东面与广州市相连,东南面是中山市,西南沿西江与江门市(鹤山、新会)隔江相望,西面为云浮市(新兴〉,西北面是肇庆市(高要、四会),北面是清远市(清新)。
西、北江及其支流贯穿全市,是典型的三角洲河网区。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脉最高的为高明区的皂幕山,海拔805.2m(珠基,下同)。区内大部分为三角洲平原,其北部、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夹有台地及冲积平原和洼地,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向粤西、粤西北低山丘陵区过渡的转折地带。东部为三角洲高平原,东南部为三角洲平原,地貌上是沙围田、民田和基塘区,其中疏落散布大小和形状不一的海洋残丘。北部、西北部平原地面高程5~12m,东南部平原地面高程2~3m,禾田面高程0.4~2m。
200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佛山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撤消原有佛山市所辖的城区及代管的县级市,组合成大佛山,下辖禅城、南海、顺德、三水、高明五个区,政府所在地设在禅城区。
佛山市区域总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其中平原面积2703.87km2,低山丘陵762.73 km2(耕地114.37万亩),河流面积347.04 km2,分别占全市总面积70.9%、20.0%和9.1%。根据2004年佛山市统计年鉴,区域内总人口533.79万人,其中户籍总人口344.24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5.06%。
在广东,佛山的经济总量仅次于广州、深圳。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65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95.29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28亿元,增长13.7%。在最新公布的全国十强县评比中,我市的顺德、南海再度蝉联,成为我市乃至全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排头兵。
“十五”以来,佛山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至2004年,城市化水平已达54.3%。
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提出的基本结论是:
●区域发展战略——整体协调、错位发展
●城市发展目标——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
●城市发展定位——制造业高度发达、岭南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
●空间形态——簇群模式、多级格局、组团城市
建立网络型、开放式、簇群互动与理性发展的成市空间系统。规划形成两个100万人口以上、五个30万~50万人口的城区,以及由多个组群式节点为发展主体的组团式大城市新格局。
●空间布局——绿色相间的组团城市
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以网络状交通为支撑,以城市绿色空间为保障,将产业在空间上具体落实,形成绿色相间的组团城市。
第二节 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市水利发展现状
佛山市区域总面积为3848.49km2,区内河流众多,西、北江及其分流河道贯穿全市,河流水面积有347.04km2,占全市总面积的9.1%,属典型的河网区。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其余大部为三角洲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mm ,为农林牧渔业生产和多种生态系统提供了良好条件。区域内多年平均本地水资源总量约为32.82亿m3,过境客水量2754.18亿m3,水资源极为丰富。
建国以来,佛山市水利发展经历了五十年代的联围筑闸,六十年代兴建电动排灌站,七十年代的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小水电,八、九十年代的水利工程安全达标加固等四个阶段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渔业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一)、 防洪排涝减灾体系
佛山市地处西北江下游,西、北江的洪水均对我市造成威胁,而平原区受潮汐和丘陵区受山洪影响也较大。全市大部分城镇和耕地地势低洼,地面高程在0.4~2.0m之间,雨洪同期,易成内涝,易涝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31.7%。
全市现有防洪堤围141条,总堤长1247.39km,防护人口(按户籍人口计)344.24万人(加上暂住人口共533.79万人),捍卫耕地面积114.37万亩,其中捍卫耕地面积30万亩以上堤围有2条,5~30万亩堤围16条,1~5万亩堤围17条。堤上涵闸574座,总净宽3524m;到2004年,全市建成了固定电动排涝站545宗,总装机容量163918kw,其中大中型排涝站61宗90665kw;建成了山塘水库909宗,总库容16962万m3,控制流域面积365km2。建成截洪渠93km,控制流域面积111km2。
全市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已初具规模,到“十五”末期,万亩以上堤围长992.24km,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防洪标准堤长819km,占82%;全市排涝能力基本达到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天排干的标准,为保障佛山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全市的三防水利信息网络已基本建成并不断完善,其包括公众信息网和局域网,集成卫星云图的计算机接收、分析、处理,千里眼远程动态图像传送,台风路径计算机仿真,基于电子地图的水利工情、水情、气象信息的采集、传输等,并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的链接。水利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及工程群远程集中控制等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二)、水资源配置体系
现有蓄水山塘水库909宗,总库容16962万m3,引水涵闸475宗,其中水陂134宗,固定电灌站995宗,流动泵1.4万台,总装机8.23万kw,自来水厂和企业自供水265宗,这些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兴建,改变了城市供水不足和局部农村缺水易旱的局面,城镇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
供水现状:根据《2004年佛山市水资源公报》,全市总供水量为32.26亿m3,以地表水供水为主,占总供水量99.9%,地下水仅占供水量的0.1%,在地表水供水中,提水供水占87.29%,引水供水占8.12%,蓄水供水占4.38%。
用水现状:2004年全市总用量32.26亿m3(其中火电冷却用水8.57亿m3)。用水组成以工业用水量为主,占总用水量的44.68%,农田灌溉用水量占20.73%,林牧渔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12.55%,城乡生活用水占总水量的22.04%。
蓄引提水工程和供水工程建设已奠定了基础。经建国以来对蓄引提水工程的建设,已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供水、排水系统,使水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截至2004年,全市共建成中、小型水库142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22座),总库容13342.14万m3。全市现有中小型引水工程322宗,中型6宗,引水规模218.5万m3/s,小型316宗,引水规模约2646m3/s,提水工程固定装机81732kw。自来水及自备供水工程265宗,总供水能力235万m3/d。地下水利用工程数量多,但取水量小,多数为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井,实际供水量仅有1174万m3。这些工程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水资源保证。
(三)、水环境与生态建设体系
环境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全市的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加强。据佛山市2004年环境(生态)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计划的资料,2004年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为2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5.2%,农村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山地岗丘绿化覆盖率已达90%,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每年约60~70公顷。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坚持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制度,同步开展环境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
(四)、水政策法规体系
经过十多年的水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佛山市努力完善水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结合本区域的实际,先后制定颁行了多项地方配套规范性文件,初步形成了地方水政策法规体系,包括《佛山市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佛山市《关于贯彻〈广东省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思贤至五斗桥、紫洞至扬河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规定》、《佛山市主干河涌管理暂行办法》等,强化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制订了《佛山市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实施办法》、《佛山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程序和评标办法》和《佛山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评标办法》等,加强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特别是先后制订并修编的《佛山市水利行业管理工作规程》,对全市水利行业的17项技术行政管理活动的工作目标、范围、依据、业务准则、流程、接口等作了规定,保证了职责明确,操作规范,政府满意,服务基层。各区也制定了一批规范性文件,依法治水,规范管理。全市加强了水政执法,2001~2004年查处水事违法案件共649宗,通过广泛宣传和严格执法,抓紧河道及堤防清障,打击违章采砂等,水行政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
各级水法律法规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工程管理等水事活动基本做到有法可依,强化依法管理水资源,重视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强化水工程建设和水工程管理,加快了水利产业化进程,依法行政、治水管水已成各级领导及水行政管理部门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为准则,逐步走上了水管理法制化的轨道。
(五)、水管理体系
随着开放改革的不断发展,佛山市的水管理逐步走上“依法治水”的轨道。取水许可、有偿使用已有效实行;规范建设管理程序,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取得较好的成效;各项工程设施管理运用正常;水利资产管理取得良好的效益;工程管理单位的地位及供给关系逐步理顺;结合本地区实际编制的《佛山市水利行业管理工作规程》也得到较好的执行,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已建立并逐步完善,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格局基本形成。
(六)、科技与人才队伍体系
1、水利技术创新和其它学科先进技术在水利上的应用取得了可喜成果。
我市水利行业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起步较早,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应用。目前,信息技术在某些业务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和服务的部分环节中已发挥了显著作用。
在水利信息采集方面,佛山水利系统已建水情测站62个,雨量测站14个,利用气象局雨量站34个,已有20%雨量监测数据和近80%的水位监测数据实现了数字化长期自动记录,流量和其它要素的自动测验方面也在进行积极地探索。部分重点防汛地区建成了水文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工情、灾情、水资源、用水节水、水质和行政资源等信息采集也具有一定的手段。航空航天遥感、全球定位等技术在部分业务中已得到应用。
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传输方面,目前从市水利局到各区水利局和市水文分局之间(带宽为10M),初步形成了基于政府资源网的宽带光纤的全市实时水雨情计算机广域网,能进行实时水雨情信息传输;禅城区、南海区及顺德区已经建成了区水利局到镇级水利部门的宽带光纤计算机广域网(带宽从2M到10M不等);全市区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信息发布网站,并连入因特网,向社会提供部分水利和三防信息。
市水利局机关、各区机构、多数镇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已初步实现以网上公文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市水利局与各区水利机构间、各区水利机构与区间的联网办公也在积极推进中,部分单位之间已经实现了远程文件传输、公文和档案的联机管理等。
顺德区实现了伦教、容桂、大良、北滘等镇的水利工程集群监控系统;南海区官山水系、大沥镇水东电排站、罗村良安电排站、里水水口枢纽、黄岐白沙电排站等等自动化集群控制系统;禅城区同济、华远等电排站等的自动化集群控制系统正在建设中,这批工程实现了水闸、船闸、电排站等水利工程的集中控制,统一管理,节约了人手,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体现了我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雏形
初步建成了相关业务资料数据库。包括水、雨、风情信息库、气象信息库、水利工程电子地图库〈工情〉、法律法规库、防汛抢险知识库、历史资料和图片库、行政管理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构成支持决策系统的基础,并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享。在全市范围内80%以上的历史水文整编资料已经入库,初步能够对外提供查询服务。市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初步建成,也已提供社会公众服务。
水利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部分复杂运算工作已能在计算机上初步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数据分析与表达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在水利局机关、各区机构、部分镇等水利部门的不同业务中,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佛山市三防指挥系统、水雨情遥测信息查询系统、通用办公OA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视频会议系统、远程监视系统、IP电话及短信服务系统、WEB GIS地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等等),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种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进展迅速,个别系统(佛山市三防指挥系统、顺德区三防指挥系统)还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积极应用推广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沙围堰冲填、深层搅拌复合地基处理、振冲密实加固砂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澳大利亚FS浆垫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使我市水利工程的建设出现新的突破;水质在线监测已成功试点。
2、水利基础研究得以加强。2001年完成了佛山市和各区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2004年完成了《佛山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和2005年完成了《佛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初稿)》;加强了本区域的水情、工情的分析研究,组织了多项河工模型试验,顺德区水利局还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完成了《珠江三角洲河口网水文环境变化的分析模拟及防洪对策研究》等课题。
3、人才引进、培养等有了新的提高。到2004年末,我市水利系统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全系统人员的55%,中级以上职称人员124人,已拥有一支素质较好、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建设管理人才队伍。“科技兴水”战略已启动实施,并正逐步打造良好基础。
二、我市水利发展存在问题
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水利事业,水利的建设仍然未能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表现为防洪排涝能力仍未达标,水资源供需矛盾特别是水质性缺水的矛盾开始显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治理缓慢三大水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佛山市防洪除涝减灾任务越来越繁重,水污染也越来越突出,水质型缺水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水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管理尚不统一,水工程运行机制尚未达良性循环,水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防洪排涝能力仍未全面达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积累的社会财富对防洪排涝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的防洪排涝体系尚未完全达到广东省的标准,更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表现为:重点堤围的防洪达标尚未完成,一些历史险段尚未得到彻底整治;过度采砂,水文变异等因素导致一些新的险段发展;存在安全隐患的水船闸、涵闸、泵站等有待加固;病险水库尚在整治之中;排涝标准仍然偏低,排水渠系输水能力不断降低,城市化进程加快使排涝矛盾更为突出;三防指挥系统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等等。
(二)、水资源调配能力的提高尚需加大力度。
水资源配置不尽合理,控制调度手段落后,相当部分的工程建设标准低,经过多年运行和低水平维护,老化失修、水污染日趋严重,水环境恶化已使部分地区出现水质性缺水;近年河床下切和供水工程建设滞后也使个别地区出现工程型缺水;可用水资源短缺和浪费水现象共存:大部分供水管网的跑、冒、滴、漏问题严重,农业灌溉方式落后,多数渠系没有防渗设施,渠道渗漏严重,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在0.5~0.7之间,节水灌溉尚处起步阶段,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城镇生活用水器具漏失量大。人们的节水意识薄弱,浪费水现象普遍。
(三)、在人口增多,人类活动不合理,对环境压力不断加重及人工污染越趋严重的情况下,以城镇生活污水为主的废水排放总量逐步增加,水质污染已成为区域内环境的突出问题,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性缺水矛盾加剧,已制约经济发展。这表现在:进入区域内的客水水质下降并曾引发对北江干流上游地区污染水质问题的地区间矛盾;本市大部分生活污水和一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对城乡供水、农业用水、河流生态和城市景观造成严重影响。市内河涌污染严重,除西江干流段符合Ⅱ类水质标准外,北江干流基本达到Ⅱ、Ⅲ类水质标准,顺德水道、高明河达到Ⅲ类标准,其余河道,水质仍在Ⅳ类以下。
(四)、水管理机制未尽完善。
1、目前的水管理体制仍是部门分割,实行传统的多部门管水的模式(水源工程、防洪工程由水利部门,地下水由建设、国土部门,供配水由建设和市政、水质保护由环保部门管理等),多部门管理,职责交叉,责任不清,效率低下,政企不分,管养合一,效益不佳,不利于供水、排水、治污、回用的统一管理,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约、配置、治理和保护的有机统一。工程管理、安全监测滞后,影响工程效益的全面发挥。节水措施不力,水资源浪费较大。截至目前,我市的水管理体制仍未改革。
2、水价严重偏低,未能真正发挥调节水资源的经济杠杆的作用,且收缴不足。
3、一些联围等跨行政区域水利工程,部分未能建立统一管理机构,产生水事纠纷,制约工程的建设和效益发挥。一些小型水库权属不清,管理责任不落实。
4、水利资金投入机制尚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投资力度与水利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地位不相称。多头管水造成部门分割,资金分散,难以统一安排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的资金,难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益。
5、缺少有法律效力的水中长期供求计划,传统的以供定需模式仍在运作;管理失调造成水资源利用率低下,节水观念不强,节水措施不力。
6、未能建立多部门统一协调的水事务管理规章制度,水利政策研究滞后于水利发展要求,水政执法能力及力度还需加强。
7、近年实施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机构改革与工程管理市场化未协调使部分工程管理单位遭遇困难。
8、科技推广力度不足,管理思想、科技意识还未能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创新机制未建立,“精品”不多,建设成果的科技含量尚待进一步提高;缺乏对“科技兴水”的综合规划,对科技推广应用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程序,岗位培训有实用主义倾向,职工考核指标不科学;由于政府统一管理水务的职能未能转换,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惯性影响导致水法规体系建设方面的人才较缺乏,只着重工程技术人才,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不足,且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尽合理,未能满足基层水利建设和管理的需要;管理信息化手段和人才培养激励机制不完善,管理队伍人才拥有量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兴水战略尚有较大差距。
第三节 水利建设“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根据1999年编制的《佛山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长远规划报告》,对照“十五”规划内拟定的2000~2005年目标计划,我市各级水利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一条符合水利实际,与时俱进的治水思路,进一步强化水利先行和超前发展的意识。以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为重点,逐步建立起防洪减灾保障体系,较好地完成了规划建设任务。整个”十五”期间总投资约为36.2亿元, 其中:2001年至2004年全市水利建设投入资金24.8亿元,2005年计划投资为11.4亿元。为前个五年(即1996年至2000年)计划实际投入资金25.4亿元的1.4倍,2001年至2005年5月,共完成土方3293万立方米,石方192万立方米,混凝土34万立方米,佛山水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取得了显著的防洪排涝等综合效益。
一、“十五”期间取得的防洪排涝效益。“十五”期间,全市新增达标万亩以上20年一遇堤防119 Km,新增达标万亩以上50年一遇堤防78 Km,新增达标5万亩以上100年一遇堤防19 Km,佛山大堤、樵桑联围、中顺大围顺德段、高明十三围西江干堤、四乡联围、顺德第一联围、容桂联围等重点堤围均按计划进行了达标加固。部分项目,如佛山大堤(石湾段)达标加固采用堤路结合的方式,兼具防洪、改善城市交通及景观、保护水资源、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等综合效益。全市新增或改建固定电动排涝站106宗,新增或调巩改造装机容量4.1万千瓦,约占全市总装机容量16.4万千瓦的25%,全市排涝能力已基本达到十年一遇二十四小时暴雨2~4天排干的标准,沧江电排站、鸡洲电排站、上僚水利枢纽、官山泵站技改、白坭电排站,华远泵站、城北泵站、九江基电排站、沙岗电排站等排涝主力泵站于“十五”期间全部竣工投产。
二、水资源配置和水生态改善效益。“十五”期间,随着“碧水工程”、汾江河综合整治工程、内河涌整治工程等的启动实施,对全市的水资源配置和水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初步遏制了我市内河道(涌)水质污染的势头,有效缓解了水质性缺水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直接改善了河道两岸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反响。“十五”期间“碧水工程”、 “汾江河综合整治工程”、 “内河涌整治”工程共约投资2.13亿元,这些水资源和水生态工程的建设,对我市的综合效益已延伸至社会和经济的多个层面,而且随着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其综合效益正呈放大效应,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城市投资环境的日益改善,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向着逐步理顺方向迈进;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取得政策性突破,制订并实施了《佛山市水利可经营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罗格围首期达标加固工程将首次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进行建设。在水利投资结构上,“十五”以来我市已形成以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国家规定的各种政策性水费收入(堤围防护费、农业水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水资源费)、群众自筹、银行贷款,BT(BOT)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利投入新格局,使水利建设资金有一个多渠道的来源。
四、科技兴水硕果累累。“十五”期间,“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建立了水雨风情采集、气象卫星云图接收、无线电通讯及远程监控等系统,并与各级水利单位联网,“十五”期间,全市49个基层水利单位中已有30个单位联接了光纤,基层水利单位的光纤网络覆盖率达到61%。一批自动化控制工程,闸、站群集中控制工程也在“十五”期间相继建成,为今后的防洪排涝工程调度运行发挥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看,随着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各组团水利工程、汾江河综合整治、碧水工程、内河涌综合整治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十五”计划中的“六大目标体系”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现状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十一五”的规划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
佛山市水利发展“十五”规划目标完成量化分析见附表1。
第四节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
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佛山市水资源利用必须适应本市积极融入“港深一广佛一珠澳”和泛珠江三角洲的整体区域架构,支撑本市建设成为制造业高度发达、岭南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要求保障本市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通过在时空上合理调配水资源,促使本市各种水资源指标满足未来发达社会稳定、安全、高效、舒适的需求,并全面稳定发展山川秀美、安全高效保障用水的自然和谐的人类社会。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口增长与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变化与工业总产值:农业发展与灌溉面积增长。上述三方面在发展进程中既有确定性的规律,又受到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建设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一是饮水安全;二是防洪安全;三是粮食需水安全;四是经济用水特别是保障城市用水;五是生态用水。佛山市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在上述五种层次的需求中,重点是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环境的保护。
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改善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中心,以防洪、排涝、供水和维护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动员、组织全社会,加大投入,依法治水,致力提高佛山市的水 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一、建立人水协调的防灾减灾保证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经济和人口不断增长,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对防灾减灾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以保障全市经济活动和社会安全为核心,建立全方位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有效控制常遇洪涝、风暴潮,在遇较大洪涝、风暴潮时,全市大部分地区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不受影响;在遇超标准洪涝、风暴潮时,有预定方案和切实措施,确保社会稳定,不影响全市长远计划的完成或造成严重的环境灾难,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局部地区遭受灾害后,能得到迅速救济和恢复。
二、建立持续优化的水资源配置系统
水资源优化配置从宏观上就是要解决水多(洪涝灾害)、水少(干旱缺水)和水脏(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对水资源进行时空调控(蓄水工程)、区域调控(跨流域调水)和水质调控(开源节流、减少污水排放),使水、土、环境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从微观上就是要对取水、用水和供水体系进行优化配置,解决多种水源(如地表水、地下水、主水、客水、海水和污水回用等)的合理利用和不同用途(生态用水、环境用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等)的合理配置,以及供水体系内多水源、不同用途之间时空分布不均衡所产生的优化配置问题。
我市水资源虽然甚丰,但时空分配不均,水质污染日趋严重,水质型、资源型、工程型缺水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随着人口和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暴露。因此,必须完善水污染源控制体系,建设调配工程系统,利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保护,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和现代水利的历史转变,以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用水的安全性、舒适性需求。
三、建立和谐的水环境与生态建设系统
在人口增多,人类活动不合理,对环境压力不断加重及人工污染越趋严重的情况下,水质污染已成为区域内环境的突出问题,加强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刻不容缓。完善水域使用功能区划分,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全面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内河涌治理,搞好水土保持推动生态环境建设。
四、加快水权制度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建立水权制度,开发水市场,实施以水价为经济杠杆的水权制度可使我市水资塬分布不均、资源浪费现象得以缓解,且能够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节约和优化配置现有水资源,还可以通过水权的转让,使水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流动,促使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水的利用价值,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实现科学、民主、依法行政,加快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投资体制、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水价机制等改革的步伐,创新和完善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五、建设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我市位处珠江三角洲网河区,境内河流纵横,客水丰沛,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加大对河道(河涌)的整治力度,改善水环境,发掘水文化,打造水乡品牌,建设具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第五节 水利发展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一、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各级政府、领导对水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对水利敢于投入也舍得投入,据统计,1994至2004年10年间,我市水利总投入达61亿元,水利堤围管理费、水资源费、水利建设基金、河砂管理费等水利规费均开征较早,基数亦较大,增长较快,这些都与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分不开的。另外,我市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GDP总量连续七、八年稳居全省总量的10%、全国总量的约1%,正因为有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我市在水利投入和水利事业发展方面有了坚实的保障。另外,经过了几十年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的发展,我市的水利基础设施已颇具规模、各级水管部门人员文化素质正不断提高等均是我市水利发展的有利条件。
二、水利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还未健全、水利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以牺牲环境追求经济利益的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仍未扭转、水政策法规不完备、缺乏精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公众爱护水资源意识不强等是制约我市水利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佛山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综述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佛山市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将“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基本思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思路;统筹协调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及两个市场的基本思路”——简称“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与我市水利发展实际相结合,以科学、民主、依法行政为基础,以《广东省佛山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广东省佛山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报告书》及《佛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等规划为依据,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兴利与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推动佛山市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改革,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促进节水防污型社会的建立,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依据佛山市水利发展的指导思想,水利发展应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水利发展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着力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佛山市的水资源丰沛,重点是要解决防洪安全、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水环境的保护问题。
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
水利发展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减轻乃至防止人类活动对水的侵害,既要适当地控制洪水,开发利用水资源,改造自然,又要顺应自然规律,主动地适应洪水,积极保护水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要高度重视水利发展中的生态问题,正确认识水利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科学评价水利工程自身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和解决措施,约束各种不顾后果、破坏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的行为,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
加强水利改革力度,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克服水利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改革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水利产业运行机制,实现水务一体化管理和水利经济良性运行。健全法制,加强水利依法行政,加强水利基础科学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业物质发展水利事业,实施科教兴水战略,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
水利发展要兴利与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统筹考虑不同流域、区域和城乡水利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和水平,逐步减少和消除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立节水型社会,节流与开源并举,节流优先,治污为本,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五、坚持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
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节水为主,治污优先,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做为水利的一项长期性任务,提高全社会节水防污意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水利发展要与统筹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对水利建设的需求,合理预测未来经济发展及由此而可能产生的水问题,提前采取预防与控制措施。
六、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
水利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相适应,并适当超前。根据国家的投资政策和各级公共财政的状况,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明确水利发展的重点,合理确定水利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优化配置水利建设资金,有所为有所不为,保续建保投产,坚持扩大能力与巩固提高相结合,提高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三节 总体思路
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安全及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改善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中心,以防洪、排涝、供水和维护水环境安全为目标,动员、组织全社会,加大投入,依法治水,致力提高佛山市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节 规划水平年
佛山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现状水平年是以2004年水利统计资料为基础,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个别项目延伸至2020年。
第五节 编制依据
(1)国家《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
(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珠江流域近期防洪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6号)
(3)水利部《关于开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4)《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指针》
(5)《广东省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大纲》
(6)《广东省佛山市江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报告书》
(7)《广东省佛山市水利现代化建设规划》
(8)《佛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
(9)《佛山市水利信息化规划》
(10)《佛山市主干内河涌专项整治规划》
第六节 规划目标
一、防灾减灾目标
以保障经济活动和社会安全为核心,建立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全方位的防灾减灾体系,有效控制常遇洪涝、风暴潮;在遇到较大洪涝、风暴潮时,力争主要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不受影响;在遇超标准洪涝、风暴潮时,有抢险预案和切实措施,确保社会稳定,受灾地区能迅速恢复生产活动。
二、节水目标
目前的供水原则是以需定供,通过不断扩大供水设施来满足需水的增长,这一做法导致用水无限制,废污水量大,形成水量浪废—水质污染—水质型缺水的恶性后果,若仍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水资源短缺的形势将越来越严峻,必须通过建立节水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缓用水增长趋势,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在农业、工业和生活中积极采用节水措施,并充分利用水价这一经济杠杆,实行梯级水价,使民众都能切身体会节水所带来的实惠。
三、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治理目标
根据《根据佛山市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佛山市水污染治理采用重点污染源治理与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结合的方式,由于城市污水有机污染物中生活污染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可使水体有机污染去除率达80%以上,“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加快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佛山第二污水处理厂、顺德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南海平洲污水处理厂、三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高明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工程项目,使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从目前的20%提高到2010年的80%。在工业污染源治理方面,重点进行建材、化工、造纸、冶炼、食品发酵、电镀、纺织印染、制革等水污染严重企业的深化治理,督促126家重点污染企业按期完成全面达标任务,并进行重点监控;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按照“限制、淘汰、改选、提高”的方针,对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实行关停和转产;对有产品销路、有经济效益、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生态建设目标的重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同时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加强大中型禽畜养殖场的无害化处理。通过上述治理措施的实施,我市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质量将得到明显改善,到“十一五”末期各水功能区均须达到水质保护规划目标。
四、水文及水利信息化建设目标
(一) 近期目标
广泛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基本建成佛山水利信息网、佛山市水利综合数据库和安全体系,整改和升级现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体制,统一标准规范,加强人才培养,营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通过整合、升级完善重点业务应用系统,基本完成我市三防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和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全面启动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建设和完善,部署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形成佛山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有效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和资源共享困难,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信息服务,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在市水利局、五区机构和经济发达镇级水利部门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同时能够为市、区、镇对应的兄弟部门提供信息资源服务。
(二) 中期目标
深入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完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全面推进重点业务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增强决策支持能力,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
五、水利改革目标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水利改革的关键时期,要按照建设和谐佛山的要求,改革水资源管理体制,基本实现全市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优化配置;深化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和机制改革,形成以公共财政为主渠道的水利投资体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的水价形成机制;推进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第七节 水利发展规划布局和实施重点
根据我市水利发展总体布局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要求,我市“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的重点内容包括:堤防工程规划、排涝工程规划、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病险水库加固整治规划、非工程防洪措施规划、水利发展能力规划等六个方面,规划总投资64.41亿元,规划项目595宗,详见附录汇总表。
一、堤防工程规划
堤防是最基础的防洪工程设施,是防洪工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我市应在“十五”水利建设的基础上,集中力量、优先安排万亩以上未达标堤段的加固,并对渗漏严重的堤身及砂质或含有粉细砂夹层的堤基进行防渗处理,对堤身不密实的堤段实行灌浆处理,继续完成堤前后的填塘固堤工程。对人口密集、财富集中,开发潜力大的堤段,有条件的可采用路堤结合的方式,达到防洪为主、兼顾交通、美化景观、提高土地利用率等综合效益。
(一)、工程措施
1、堤防断面达标
以加高培厚为主,局部堤段已有砼路面,堤顶高差0.5米左右,采用防浪墙型式。
2、加强堤防基础处理
堤基处理以填塘压渗为主。设防标准50年一遇堤围,压渗宽度为外坡、内坡堤脚对开30~50米;设防标准10~20年一遇的堤围,压渗宽度为外坡、内坡堤脚对开20~30米,采用砂土压渗,并按实际要求铺筑防汛抢险通道。
3、险段整治,护岸防冲
因地制宜采用抛筑丁坝、导流坝、凸岸切角、抛石护脚、模袋混凝土、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护岸等多种措施。水下抛石护坡的坡度一般为1:1.5~2.0,冲深较大的深泓逼岸的河段要达到1:2.5。全市规划整治重点险段有樵桑联围的龙池、江根、河洲岗、南岸五甲、龙湾基、铜鼓滩、真君庙、顺德水道的菊花湾、三槽口险段等。
4、穿堤建筑物除险加固
按所属堤围标准,在安全鉴定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隐患或未达标准的穿堤建筑物封堵、加固或重建。
5、堤路结合
有条件的区域防洪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通过扩宽防洪堤,在堤顶或内坡戗台建设高等级交通道路,并进行绿化美化,一方面达到加固堤防,方便防汛的目的,另一方面改善交通、美化环境。
“十一五”期间对各堤围进行达标建设,堤防工程计划总投资17.69亿元,项目统计表见附表5-1。
(二)、规划重点堤防工程
1、樵桑联围达标加固工程
(1)工程概况
樵桑联围位于珠江三角洲中上游,北起佛山市三水区思贤窖,南到佛山市顺德区甘竹溪,西临西江,隔岸与高要市毗邻,东以北江干流、南沙涌和顺德水道为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闭合堤围。围内有三水、南海、顺德的8个镇区,农田35万亩,人口41和一大批大中型企业以及西樵山风景区。围内集雨面积437.48Km2,耕地总面积32万亩,堤线总长116.033 Km。
樵桑联围是我省粮食、经济作物以及水产养殖的重要地之一,围内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丰富,农牧渔全面发展,工业门类众多,轻纺工业发达,陶瓷、电器具备相当规模,以西樵山为主要景区的旅游观光业十分兴旺,是珠三角精华地区之一,经济地位举足轻重。2004年,围内GDP约为300亿元,樵桑联围是省直十大重点堤防之一,是珠江防洪规划中西、北江中下游库堤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樵桑联围自1987年省人大“85”议案后进行了大培修,按3等工程标准进行设计和加固,1998年以来,又利用国债资金针对1994年1996年发生洪水中出现险情的堤段进行了局部的应急加固工程。对2004年底,已对全堤约76Km的堤身进行了填土护坡,险情得到缓和,主要险段得到控制。但是“
樵桑联围干堤穿堤建筑物共有78宗,其中引排水涵闸34宗,交通闸17宗,水船闸7宗,电排站(或电厂)出水涵共20宗。
(2)规划标准
根据《樵桑联围达标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计算和分析,本次规划中樵桑联围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堤防工程的级别为2级。
(3)本次规划任务
● 对未达标堤段加高培厚,总长73Km;
● 对总长23Km堤段的下伏透水地基进行处理;
根据各类建筑物建设时间、建设标准,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历次的安全鉴定意见、当地经济发展要求等综合因素考虑,对于存在安全隐患及管理运用已不适应要求的16宗建筑物进行重建、改建。
工程计划投资25464万元,省级按100万元/公里进行补助,其余资金由市、区两级自筹解决。
2、“两涌”堤防加固达标及疏浚工程
(1)工程概况
西南涌、芦苞涌(以下简称“两涌”)属于广东省北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堤防的加固关系到广州市的花都区和白云区,以及佛山市的南海区和三水区65.24万亩农田和70万人口的防洪安全。
西南涌自北江大堤左岸的三水区西南分洪闸起,向东流经三水区的高丰,在南海区的官窑附近与芦苞涌汇合,再向东流经南海区的和顺、里水等地,在广州市白云区鸦岗附近汇入珠江。
芦苞涌始于北江大堤左岸的芦苞分洪闸,在长歧附近分汊,南支为古云东海,经三水区的范湖、在南海区官窑附近汇入西南涌;北支为九曲河,最终与西南涌汇合。我市范围内的“两涌”堤防总长150.5Km。
“两涌”堤围多是在五十至七十年代岁修加固的基础上形成的,大部分堤围堤身断面单薄矮小,填长质量较差,河道淤积严重,防洪能力低。目前只能抵御5~10年一遇洪水,险工弱段较多,堤身历年汛期都有不少险情。其穿堤建筑物多数修建年代久远,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如设计标准低、工程结构和设施简陋、闸身低矮单薄、渗径短、基础处理简单,底板断裂、漏水严重等。
“十五”以来,南海、三水两区利用自筹资金对“两涌”堤防和部分穿堤建筑物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治加固,截止2005年6月,南海区共完成投资9489万元,占“两涌”整治工程南海段总投资19307万元的49%,三水区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另有6000万元贷款资金已全部到位,计划于2007年年底前完成“两涌”工程三水段23036万元的达标建设任务。
(2)规划标准
根据广东省《广东省北江大堤达标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两涌一河部分的有关计算和分析,本次规划中“两涌”堤围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洪水。堤防工程的级别为4级。
规划堤顶高程: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加不小于1.0m的超高;
规划堤身断面:迎水、背水坡面坡比均为1:3,并种植草皮防护。险段迎水坡采用浆砌石护坡,坡脚采用抛石防护。堤顶宽度6m,堤顶采用泥结石路面。
(3)本次规划任务
● 对未达标堤段加高培厚,总长109.66Km;
● 对总长15.23Km共15处险段进行处理;
● 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共99宗建筑物进行重建、改建、拆除或封堵。
工程计划投资29854万元,省级补助约为10000万元,其余资金由市、区两级自筹解决。
3、罗格围加固达标工程
(1)工程概况
罗格围地处北江中下游,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的北部,北临潭洲水道,西濒顺德水道、南面为吉利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闭合堤围,围内面积约38Km2,堤线总长29.2 Km,捍卫禅城区南庄镇主城区以及9个自然村、2.88万亩耕地、9万人口以及广佛高速公路、佛山一环干线公路等。
罗格围所在的南庄镇是佛山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围内经济发达,主要工业以陶瓷为主,年产能力达6亿m2,占全国建筑陶瓷产量的20%,2002年5月被中国建材工业协会、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建陶第一镇”称号,2004年围内实现GDP近30亿元,佛山国家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也位于南庄镇境内。
罗格围堤防现状堤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按照现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及规划要求,部分堤段堤顶高程尚未达标,堤身断面不足,堤坡不规整,堤度未达标。
2、部分内堤脚紧临鱼塘,存在渗透破坏隐患。
3、部分堤段堤脚被冲割,形成险段,严重影响大堤安全,尤以嘉村险段情况最为严重。
4、部分堤面防汛路面狭窄,大部分堤段需要进一步铺筑较高标准的堤顶路面,完善各项管理设施,以利防汛、交通和护坡。封堵等措施予以加固。本次规划共需要加固89处涵闸。
(2)规划标准
根据《罗格围达标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计算和分析,本次规划中罗格围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工程级别为三等。
(3)本次规划任务
● 对堤顶宽不足8m,内外坡不足1:3的堤段加高培厚修坡,总长27.7Km;
● 对部分堤脚受冲割,险段未综合治理,险情有发展的堤段采取抛石护岸等措施。外坡抛石段堤段堤线长约3600m;
● 对未修筑硬底化路面或路面破损的堤顶修筑沥青砼路面,共23.8Km;
● 对内坡脚鱼塘进行局部填塘固基处理,共处理81个;
● 城区段堤顶园艺绿化约3600m;
● 完善堤顶照明设施。
工程计划投资17998万元,其中首期工程计划投资2998万元,采用BT方式进行建设,目前有关实施方案已报政府审批。二期工程计划投资15000万元,所需资金均由银行贷款解决,目前贷款资金已全部到位,工程计划于2006年底前完工。
二、排涝工程规划
我市大部分城镇和耕地地势低洼,汛期由于西、北江水位上涨,加上洪潮水顶托,遇大雨易涝,排涝工程的建设一直是我市水利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次规划亦是如此。
(一)排涝规划原则:
1、部属丘陵地区,采取蓄、截、排并举的原则,以排为主,高水高排。
2、南部地区属平原河网区,实行“畅流、增容、自保、预排”的治涝方针。对面积较大的排涝区,实行等高截流、高水高排,适当高位建站,控制高水下流。
3、合理分区,合理集中,适当分散。逐步以建设规模较大的排涝站为主,节省投资,提高效益。
4、规划布局做到外排内排分级排水结合;排渍与排污相结合;建新站与改造旧站结合;农田排水与城镇开发区排水相结合;排水区与行政区尽可能相结合。
5、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先急后缓,分期实施。
(二)排涝规划标准
根据本市各排水区社会发展水平与农业生产的一些特点,参照广东省水利厅有关排涝标准的规定,提出各排水区的排水标准如下表。
各排水区排涝标准表
区 名 |
排 涝 标 准 |
禅城区 |
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产流过程基本排干,洪峰水位不超过城市控制高程。 |
南海区 |
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中心组团地区及三高农业区一天排干,其余地区1~2天排干。 |
三水区 |
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城镇、工业区及三高农业区2天排干,其它地区3 天排干。 |
高明区 |
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城镇及菜地1天排干,鱼塘及经济作物区2 天排干,其余地区3天排干。 |
顺德区 |
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南沙、群力围涝区1天排干,第一联围1.5天排干,第二联围、南顺联安围、樵桑联围、中顺大围、胜江、五沙围2天排干,其余地区3~4天排干。 |
(三)规划工程措施
本规划提出主要工程措施是:
1、改造现有的排涝站,保证其发挥效益,在排水能力不足的涝区新建排涝站;
2、对个别大涝区重新规划分区,等高截流,高水高排并尽可能按行政区域布局,以解决历史矛盾。
3、对现有排水闸进行除险加固,扩建或新建排水闸,增大自流排水能力;
4、全面整治排水渠系,确保水流畅通。
“十一五”期间我市规划排涝工程139宗,计划总投资18.24亿元,项目统计表见附表21-1。
(四)规划重点排涝工程
1、五沙三村水利枢纽
(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番顺联围五沙堤段上,顺德大良街五沙村。由于五沙村规划为工业园产业区,根据工业园开发中心和大良水利会的要求,园区内雨水不再向东侧民生河排放,只能向西排入李家沙和洪奇沥水道,规划大致将工业园区划分为两个面积大致相等的排水片,其中北片以武沙三村水利枢纽为出口。
(2)规划标准
工程位于2级堤防的番顺联围五沙堤段上,枢纽工程等别为2等,属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按2级设计,按50年一遇洪水位设计,100年一遇洪水位校核。闸墩顶高程按设计洪水位+1.5m超高,并应留有适当的安全裕度确定。外江设计洪水位按2002年省颁新水面线内插计算。排涝标准采用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量230mm一天排干标准。
(3)规划方案
三村水利枢纽位于原三村水闸闸址处,原三村水闸全部拆除,新建水闸、泵站一字排开,采用隔离岛左侧(面向内涌)为水闸,右侧为泵站,泵站纵轴线与水闸纵轴线平行。根据排水片分区及渠网布置,初步拟定在原三村水闸处新建三村水利枢纽,泵站设计流量
2、五沙三村水利枢纽
(1)工程概况
大塘涌位于三水区大塘镇内,是九曲河的支流,起于大塘围上的海仔口水闸,终于九曲河,全长约
大塘涌是大塘镇内一条主干河涌,承担大塘镇工农业用水及排涝任务,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建设电排站,以彻底解决内涝,保护工农业生产的安全。
(2)规划标准
就南昌电排站集雨区内目前的状况来说,大部分时间为自排,需要开机排水的机会比较少。根据《佛山市主干内河涌综合整治规划技术大纳》的相关要求,南昌站集雨区内各片的排涝标准为:大塘工业园区及商业住宅区按2天排干的标准,其他地区统一按3天排干的标准,根据“两涌一河”的总体规划,南昌电排站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防。
(3)规划方案
由于南昌水闸已运行了48年,不但结构老化严重,而且闸门、启闭设备不灵活,对大塘镇的防洪形成了严重隐患,因此,大塘电排站的兴建必须结合南昌水闸的重建整体规划。受规划内容所限,这里不对水闸的规划进行详细论述。根据现状,为解决大塘镇的内涝,规划在大塘涌出口新建闸站枢纽,水闸的作用一方面是外江高水位时闭闸防洪,另一方面是外江低水位时开闸自流排涝。电排站的作用是外江主水位时抽排防涝。
设计抽排流量为64m3/s,根据调研资料初步确定设计扬程为4.5m,选用6台1699QZ-75型潜水轴流电泵,总装机容量为3600Kw,总投资3680万元。
三、中小河流(内河涌)整治工程规划
内河涌(道)综合整治是我市建设高质和谐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市内河涌(道)大部分存在缩(萎缩)、淤(淤积)、污(污染)、障(涌障)、的问题,必须结合城市规划和发展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综合整治,“十一五”期间,要基本理顺主干河涌体系,完成主干河涌治理,在重点突出排涝、引水、灌溉、治污的同时,要使整个整治过程与提高城市化水平相结合,通过整治,最大限度、最高水平地保持我市水乡特色和水网景观。
(一)整治措施
河涌综合整治,包括了河涌水系建设、河岸环境建设及河涌水污染防治等内容,是涉及水利、市政建设、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的系统工程。
河涌水网改造和水系建设作为保证排涝安全的主要措施,是河涌综合整治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河涌水系调整、疏浚护岸等,同时还涉及部分配套工程设施的建设,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水系调整
河涌水系调整,是根据各围的实际情况,按照“纵横整合、优化分布、合理分区、突出主干、组织水流、有序流动、利于引排”的原则,对原有水网重新进行合理的规划调整:一是裁弯取直;二是新开河涌;三是疏浚拓宽,重新形成合理的河涌骨架网络结构。
(2)清於
河涌疏浚清於,要结合河涌堤岸整治,使河涌排涝、纳潮顺畅,确保河涌达到10年一遇1~2天排干的排涝标准。
(3)拓宽
河涌走向基本维持现状,在保留河涌自然弯曲的情况下,对局部断面狭窄形成“瓶颈”不能满足过水能力要求的涌段,根据水力计算结果进行适当调整拓宽,使河涌在一定范围内尽量保持同一宽度,维持河涌过水能力,保证排水安全。
(4)护岸
对河涌进行渠化护岸,有利于减少河涌的萎缩和崩塌,保证过水断面,减少过水糙率,提高过水能力。在进行护岸设计和施工时,应尽量采用亲水性强、生态功能型的护岸型式,确保河涌的自然性和生态性,以提高人与自然的融合程度。
(5)涵化
河涌涵化,即对河涌进行渠化并覆盖,对于必须实施涵化的河涌,必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在涵化工程设计中,需考虑有利于日后河涌淤泥的清理以及原河涌两岸的污水收集和处理。
(6)清障
通过成立河涌清障小组,制定清障方法,必要时联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对河涌阻水物、侵占物、障碍物等进行限期清理,以确保河涌的过流能力和排涝安全,并为河涌两岸美化提供条件。
(7)拆迁
对于原河涌保护地范围赔偿损失违章建筑,应限期拆迁;对两岸河涌保护地范围和控制开发建设范围内的其他建筑,则根据整治需要和财政能力,有计划、有步骤且合理可行地按需清理,不强调一律拆迁,而且对于有岭南水乡特色的还应特别注意保护;对规划控制范围内的新建筑物应严格控制,加强其规划布局、设计风格和设计方案的审批。
“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小河流(内河涌)整治计划总投资28.37亿元(未含征地拆迁),项目统计表见附表10-1。
(二)、规划重点内河涌整治工程
1、顺德区容桂街道内河涌整治工程
(1)基本情况
容桂街道是顺德中心城区三大组成部分之一,位于中心城区的南部,是顺德高新科技园B区的所在地。街道中心区域为容桂联围,北边隔容桂水道与顺德新城区相望,南边隔桂洲水道与中山地区相邻,西边及西南为桂洲水道和鸡鸦水道,东边为洪奇沥,四周水道环绕,外江岸线长约40Km。105国道和碧桂路从北向南穿过街道中心区,佛山市区七横路由西向东经过街区南部,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是顺德的重要工业基地。
容桂街道辖区(包括容桂联围、胜江围和大汕、顺风二岛)总面积为88Km2,区内有主干、支干、支河涌共计102条,总长151.63Km。其中:主干河涌12条,长46.9Km,支干河涌15条,长34.14Km,支河涌75条,长70.59Km。最长的内河涌是龙华大涌,西起龙涌水闸,东至眉蕉河,全长12.0Km,流经12个居(村);最宽的内河涌是眉蕉河,平均宽度86m。这些内河涌多属于联围筑闸前的分流河道及其分支汊河,也有一部分是解放后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展灌区整治和基塘整治新开挖的排灌河涌。
容桂街道中心区域容桂联围的承雨面积为58.18Km2,地势大致辞西南稍高,东北稍低,地面高程平均在2.0m以下,只有在容山、小黄圃等处有小丘陵。根据地理环境和河网分布,容桂街道划分为三大排灌区:
一是容桂排灌区,由眉蕉河以西区域和眉蕉河对岸的天九细沙排灌区组成,集雨面积47.76Km2,该排灌区以龙华大涌为排水主干道,分别连通南北两过的主干河涌:以北连接桂洲上涌、桂洲下涌、容奇新涌、塘埒涌出容桂水道,以南连接细窖大涌、海尾大涌和容桂大涌出鸡鸭水道、桂洲水道。该排灌区是容桂街道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主要城区范围,也是顺德高科技工业园B区所在地,因人口密集、工业众多、污水处理建设滞后,目前河涌污染淤积严重。眉蕉河以西区域集雨面积47.46Km2,为容桂排灌区,10年一遇暴雨两天排干的设计排水量为60.51m3/s,河涌水质按四类要求。
二是高小排灌区,范围是眉蕉河以东的区域,集雨面积10.68Km2,为以小黄圃新涌、高黎上涌、高黎下涌为排水干道。目前该灌区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正在建设中顺德高科技工业园B区的核心区域,工业园区建设正快速发展,河涌污染相对较轻,按10年一遇暴雨两天排干的标准,设计排水流量27.95m3/s,三类水质要求。
(2)规划项目
容桂街道的内河涌整治,重点是适应城市化、工业园区建设的需要,既要满足内河涌引水排涝的最基本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建设城市景观水轴线,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河涌整治内容可大致归纳为:重新开通眉蕉河,裁弯取直改道龙华大涌下游段;疏挖清淤和渠化护岸大部分河涌,少数适当地拓宽或新开,尽量不涵化。具体规划项目分述如下:
眉蕉河:是容桂不可多得的宽阔的自然水面资源,是顺德中心城区三条主要水轴之一,规划重新开通眉蕉头,同时兴建眉蕉头水闸及引水泵站,通过引入容桂水道清水,增加水体交换,改善眉蕉河水环境;并规划全面拆迁、清理两岸控制建设范围(50~80米)内的各类建筑物,进行园林绿化和人文景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位,促进容桂社会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2005年已安排整治长度2.5Km,规划2006年度安排整治2.3Km,2007年度安排整治1. 8Km。
龙华大涌:从上游龙涌水闸外涌口至眉蕉河天字号,下游改道后,全长12Km,除新开河段2.5Km外,左岸已砌挡墙5.96Km,仍有3.54Km尚待整治;右岸已砌挡墙4.895Km,仍有4.605Km尚待整治。河面规划控制宽度20m(矩形)和30m(梯形),河底控制高程-1.5m。原龙华大涌下游段弯曲穿过顺德高新技术园B区,影响园区规划建设和土地整合,根据工业园区规划,将龙华大涌下游段改道,从桂洲大道东七亩桥起,到眉蕉河华容桥北侧天字号附近汇入,沿50万伏双回线路的高压走廊新开一段长2. 5Km、面宽27m、底宽11.4m、涌底高程-1.5m的梯形新河涌,并填埋原有河涌。2005年计划实施整治长度4.8Km,规划“十一五”期间完成整治长度5.2Km。
高东河:为配合高新科技园区开发建设和高小排区电排站规划,规划新开从东升尾涵洞至高黎上涌的连接河涌,让原来排水区的渍水经高黎水闸及规划兴建的高黎电排站排出,使容桂联围眉蕉河以东区域成为一个完整的排水区——高小排水区,使河涌水体实现调盈补缺、盈亏互济,提高相关水利工程设施的效益。新开河涌全长1.05Km,采用梯形断面,河面宽21m,边坡1:2,底面高程-1.5m,底宽5.4m,1.5m高程以下砼护坡,以上种草。规划2006年实施。
四、病险水库达标加固工程规划
一、概况
省人大议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自1998年实施以来,我市的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列入省人大议案的79宗小型水库已全部完成计划任务,我市病险水库的总量由“十五”初期的65宗下降至末期的4宗。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市的中、小型水库的效益已不仅仅局限在防洪灌溉方面,正在向改善人居环境的方向发展。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些水库周边地区已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聚集地。这一趋势在“十一五”期间将更加明显,因此,“十一五”期间,中、小型水库的加固整治除满足防洪安全和灌溉效益外,还将因地制宜,兼顾环境整治、交通便捷的需要。充分发挥水库水面开阔、生态优美的自然优势,构建生态优美的和谐人居环境。
“十一五”期间我市中、小型水库加固整治工程共16宗,总投资0.85亿元,项目统计表见附表8-1。
(二)规划重点水库加固工程
1、西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10.3m,宽15.0m。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 Kw。水库在1997年安全鉴定为二类水库,但是经过几年的观察,前期所进行的除险加固措施未能彻底消除水库的安全隐患,主要还存在坝体渗漏严重、放水涵管漏水、大坝坝体单薄、反滤体存在失效迹象等安全隐患。另外移民工作也留下一些问题。水库下游西坑村的村民未能迁往他处,这样不但给水库的管理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更严重的是,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外,溢洪道尾水两侧承包责任田里兴建住宅房屋,逐渐遍及了整个大坝下游的泄洪区域,涉及房屋1.3万m2,人口300多万人。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0m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十一五”期间计划对西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需土方11万m3,石方1.7万m3,混凝土0.2万m3,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
2、 谭黎官迳联库工程
官迳水库位于高明区明城镇,水库集雨面积为5Km2,库容为89万m3;谭黎水库位于西安街道,水库集雨面积为5.47Km2,库容为215万m3。两水库水位高程基本相等,且库尾接近,若两库相联,适当加高土坝后,可成为总库容超过1000万m3的中型水库。并利用官迳水库的溢洪道高水高排,以减少谭黎水库通过泰康山排洪渠下泄洪水造成的防洪压力。此外,库容增大后可提高水库的整体调节能力,可为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生活提供优质水源。“十一五”期间计划对两水库实行联库工程,工程需土方20万m3,石方2.1万m3,混凝土0.5万m3,计划总投资4000万元。
五、非工程防洪措施规划
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是我市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的两个方面,二者存在功能上的差异,不能互相替代。长期以来,在工程措施方面,我们比较重视,投入也较多,取得的成绩也较大。由于非工程措施涉及面广,并有赖于社会经济、法律、行政、宣传等软环境管理体系的健全和成熟,对其投入实际偏小,基础也较薄弱。“十一五”期间,非工程措施规划的重点是“十五”期间形成的有一定工作基础或研究的内容。
1、综合信息采集体系建设。在“十五”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信息采集设施的整合、充实与完善,基本形成综合信息采集体系,丰富信息采集内容、增强信息采集时效、提高系统利用效率。按照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充实的原则,启动综合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初步满足主要业务应用信息采集的急需;分布在空间的离散信息的采集建设重点在区级和镇级水利机构,宏观的、面上的信息采集建设重点在市、各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跨行业和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换在市、各区等各级信息汇集节点,建立健全维护信息的一致性有效性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
2、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内容包括:运行软硬件环境(机房、设施及软件)及备份中心建设和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标准建设。
水利信息资源建设(佛山水文基本数据库、水利空间数据库、水利行政管理基本信息数据库、水资源数据库、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建立水利元数据库系统和水利信息系统资源目录系统)。
选择部分江河开展水利综合数据库试点建设,为各区分中心数据管理节点的全面建设摸索经验、完善标准、提供示范。
3、水利信息网的建设。依托佛山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在充分利用佛山公共通讯资源的前提下,立足水利现有专网资源,建设上达省、下至区分中心的多级信息传输网,解决信息采集节点到各级信息汇集节点间的互联互通。连接省、各区的水利信息骨干网由水利局负责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管理设施,对网络进行管理。连接各区和下属水利机构的网由各区负责统一规划和组织建设。各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原则上由所在区统一进行规划建设。
4、全市防洪排涝及抢险预案修编工作。“
六、水利发展能力规划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必须尽快改革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多龙(部门)管水、条块分割、政(事)企不分、管养合一的水资源管理格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的政策法规体系。
培育建立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运作的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水利行业应对入世挑战中不可回避的课题,对城乡地表水与地下水等水资源的水量与水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配置、统一管理,对供水、污(废)水的排放或处理统一按市场化法则经营,依法向水资源和水环境用户征收有关税费,并按市场化法则实施商品水经营性收费,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使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保护,提高建设资金的投资效益。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市水利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探索,向着逐步理顺方向迈进;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取得政策性突破,制订并实施了《佛山市水利可经营项目实施细则》(试行),罗格围首期达标加固工程将首次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进行建设。
(二)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水工程管理单位政(事)企不分、管养合一的管理格局已箭在弩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是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将坚持五项原则,即:效益优先原则;建管并重原则;责权利相统一原则;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原则和近期目标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原则。
根据《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现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将按其功能和收支配比划分为三类:
第一类,承担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纯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该类单位实行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分离后,运行管理人员的编制由机构编制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管理经费由财政核拨。
第二类,既承担防洪、排涝、水土保持等公益性任务,又有供水、水力发电等经营性功能的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且不具备自收自支条件的水管单位,定性为准公益性水管事业单位。该类单位中负责运行管理的人员编制由机构编制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定,管理经费由财政核拨;从事经营性资产运营和其他经营活动的人员不再核定编定。
第三类,承担城镇供水、水力发电等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维护任务的水管单位,为经营性水管单位,定性为企业单位。此类单位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推行以岗位工资为主的基本工资制度,以岗定薪,工效挂钩,绩效领酬。
按照广东省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市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将在3年内初步实现管养分离。
(三)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改革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速推进“代建制”,增强政府投资风险意识,建立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风险管理机制。
“代建制”是指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我市的水利工程多属公益性项目,推行“代建制”将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来可以改变目前我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临时性”——随项目的开工和竣工而组散的“指挥部”,使项目法人责任制得到执行;二来可以通过市场竞争,达到高质量、保工期、省投资的建设目的。近期计划选取一些条件较成熟的项目作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广。
第八节 保障措施
我市“十一五”规划涉及防洪、排涝、中小河流(内河涌)整治、水库加固、非工程措施和水利发展能力等六个方面的内容,项目总量达595宗,规划静态总投资为66.21亿元(详见下表)。
佛山市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汇总表
序号 |
建设项目 |
项目数量(宗) |
建设内容 |
总投资 (万元) |
|
佛山市 |
595 |
|
662081 |
1 |
堤防工程 |
230 |
加固堤防629公里,加固护岸88公里,水工建筑物230座 |
176940 |
2 |
排涝工程 |
139 |
新增装机容量2.1万Kw,调巩改造10.6万Kw,新增固定电排站42座,累计改善除涝面积85万亩 |
182413 |
3 |
中小河流(含主干内河涌) 整治工程 |
205 |
全市中小河流(含主干内河涌) 1054公里 |
283662 |
4 |
水库达标加固工程 |
16 |
改善灌溉面积6.5万亩 |
8466 |
5 |
非工程措施建设规划 |
3 |
综合信息采集、水利数据中心建设,水利信息网建设、预案修编、物资储备等系统建设 |
7000 |
6 |
水利发展能力规划 |
2 |
水资源、水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改革试点 |
3600 |
为充分发挥我市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必须制定相应措施保障我市水利“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指导水利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规划的重要性已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要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发展观建立和完善水利规划体系,加强水利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依法规范水资源开发行为,使水利建设能稳步、高效地发展。
二、合理划分事权,稳定水利投入
明晰水权、建立水市场,建立水资塬统一管理体制,减少协调环节,职责分明,提高效率。
尝试实施水权制度,开发水市场,实施以水价为经济杠杆的水权制度可使我市水资塬分布不均、资源浪费现象得以缓解,且能够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节约和优化配置现有水资源,还可以通过水权的转让,使水资源向高附加值产业流动,促使本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水的利用价值,保证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进一步转变政苻职能,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事权,政府要改微观的、直接的管理为宏观的间接的管理,做到“大社会,小政府”,只通过采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的手段间接规范水事活动、界定水事行为。
充分利用本市区划整合这一契机,通过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在政苻的宏观控制下,建立来源多样化、责权利明确的水利投融资体系,对已建的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小型灌排工程、小型蓄水工程、小型供水工程进行改制,采用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和拍卖等形式,使其产权发生变化,实现以产权变资金、以存量换变量,采用建设——移交(BT)方式、发行水利彩票(效仿体育彩票)等,运行投入、管理、经营三位一体的新机制,保证水利建设的投资需求。
三、健全水法规体系,加强依法行政
目前我市现有的水利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配套,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滞后性和不完善性,为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保证现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与国际水利接轨,除对现有的水利法规、政策进行及时修编外,还须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水资源保护、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供水排水管理、水利工程与资产管理、节约用水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并尽早出台防洪保险政策、工程担保制度等,提高政府对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水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法规意识,营造和改善依法治水的软环境。
四、推进科技创新,注重培养人才
现代社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带动经济发展的社会,高新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取得快速发展的关键,对水利科技,高新技术更是充当支撑框架的角色,推动着水利事业的高速发展。加强水利系统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实施“科技兴水”战略的基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人才培训,积极探索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实现形式,建立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增加水利科技投入,积极建设和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机制和环境,建立一支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精专业、懂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鼓励公众参与,社会共同实施
借助各种宣传媒体,组织多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充分反映公众意愿,提高全社会对加快水利发展和改革的认同程度,引导公众积极地参与和支持水利规划实施,使规划实施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