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佛山市水利信息化规划提纲
发布日期:2004-08-06      来源:水利局    [字号: ]     订阅

  

    录

  第一章     佛山概述. 5

  1.1社会经济概况. 5

  1.2 气象、水文特征. 5

  1.3 水利工程概况. 6

  第二章 水利信息化背景. 8

  1.1 水利信息化概述. 9

  1.2 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1.2.1 信息技术应用现状. 11

  1.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1.3 水利信息化的必要性. 17

  1.3.1 水利面临严峻形势. 17

  1.3.2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19

  第二章 规划原则与范围. 22

  2.1 规划原则. 22

  2.2 规划范围. 24

  2.3 与其它规划的关系. 25

  2.4 规划的主要依据. 26

  第三章 建设目标与任务. 28

  3.1 指导思想. 28

  3.2 建设目标. 29

  3.3 实施原则. 29

  3.4 建设任务. 31

  3.4.1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31

  3.4.2业务应用建设. 33

  3.4.3保障环境建设. 34

  第四章 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36

  4.1 体系结构. 36

  4.2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 37

  4.2.1 信息采集. 37

  4.2.2 水利信息网. 42

  4.2.3 水利数据中心. 44

  4.3 业务应用体系. 48

  4.3.1 水利业务分类. 48

  4.3.2 业务应用体系结构框架. 52

  4.3.3 业务应用实现. 53

  4.4 保障环境. 53

  第五章 水利主要业务应用. 54

  5.1 防汛抗旱. 54

  5.2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 55

  5.3 水资源管理决策. 57

  5.4 水质监测与评价. 58

  5.5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 59

  5.6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59

  5.7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 60

  5.8 水利信息公众服务. 60

  5.9 水利规划设计管理. 61

  5.10 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 62

  第六章 重点建设工程. 64

  6.1 实施策略. 64

  6.2 佛山水利数据中心. 65

  6.2.1建设目标. 65

  6.2.2系统组成. 66

  6.2.3建设内容. 67

  6.3 佛山防汛指挥系统. 67

  6.3.1 建设目标. 67

  6.3.2 系统组成. 68

  6.3.3 建设内容. 68

  6.4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72

  6.4.1 建设目标. 72

  6.4.2 系统组成. 72

  6.4.3 建设内容. 72

  6.5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 74

  6.5.1 建设目标. 74

  6.5.2 系统组成. 74

  6.5.3 建设内容. 75

  6.6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 77

  6.6.1 建设目标. 77

  6.6.2 系统组成. 78

  6.6.3 建设内容. 78

  6.7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 80

  6.7.1 建设目标. 80

  6.7.2 系统组成. 80

  6.7.3 建设内容. 81

  第七章 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86

  7.1 标准体系. 86

  7.1.1 体系框架. 86

  7.1.2标准建设. 87

  7.1.3 标准化与标准化指南. 87

  7.2 安全体系. 88

  7.2.1安全基础设施. 89

  7.2.2安全管理. 90

  7.2.3安全建设资金的投入. 90

  7.3 建设和运行管理. 90

  7.3.1组织管理. 91

  7.3.2建设管理. 91

  7.3.3运行管理. 92

  7.4 政策、资金与人才. 93

  7.4.1政策保障. 93

  7.4.2资金保障. 93

  7.4.3人才保障. 94

  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近期进度安排. 95

  8.1  投资估算. 95

  8.2近期建设进度安排. 96

  8.2.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96

  8.2.2业务应用. 98

  8.2.3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 98

  8.2.4近期投资安排. 99

  第九章 国民经济评价. 100

  9.1信息化对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推动. 100

  9.2信息化对水利工作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101

  9.3水利信息化效益分析. 102

  9.4水利信息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106

  

     佛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现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高明区,总面积381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1.10万亩。根据2001年4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区域内总人口533.79万人(含暂住人口),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5.06%。西、北江贯穿全境,三水区思贤滘以下河网交错,境内大部分为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经多年来开拓拼博,佛山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屡创佳绩,已成为广东省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07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人均32276元,增长10.0%;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的比重为6.4:53.2:40.4;全市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3.3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42.36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30.83亿元,增长9.3%。全市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100、全省的1/10;通过改革经济体制,形成了比较规范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公有资产管理营运机制、社会保障和服务机制以及比较完善的市场运作环境。社会各项事业都有长足的进步,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以及联合国“人类住区优秀范例”等多项殊荣,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佛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在21.9oC,绝对最高气温38.5 oC(1990年8月17日),绝对最低气温-1.9 oC(1967年1月17日)。多年平均降雨量1614.2毫米,最大24小时降雨量279.8毫米(1999年8月23日),年最大降雨量2257.3毫米,年最小降雨量1057.7毫米。雨量集中在汛期(每年的4~9月),占年降雨量的80%以上,由于雨量集中,加上西、北江中上游发洪,这段时间经常出现洪涝灾害。佛山市的主风向冬季为东北风,夏秋两季为东南风,两个主风向出现的次数基本相等,1975年10月6日我市受到7513号台风袭击,中心风力10级,阵风12级,为我市解放以来最大风力记录。

     佛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区,河流纵横交错,形成水网。水系内除西北江干流及其主要分流河道外,集雨面积超过1000km2的河流有高明河。西江干流在市境内长69.1km,有支流河道11条,总长度243.2km;北江干流在市境内长100.2km,有支流河道13条,总长度258.2km。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形成了我市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洪水、内涝和台风,给我市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据国家三水水文站从1900年至2001年共94年的水位记录资料,超过警戒水位7.5米的有47年;据佛山气象台从1957年至2001年共44年气象资料记录,出现日雨量80毫米以上的暴雨就有37年,对佛山市区有影响的台风89次。另外,由于河口演变,近岸水文等因素影响,三角洲地区90年代以来水文变异较大,河道分流比发生变化,洪峰传递加快,水位流量异常,洪峰流量频率高于原分析的相应水位频率。佛山市有马口、上泰和、甘竹、芦苞、三水、紫洞、澜石、三多、容奇等九个国家水位站,其中紫洞、澜石两站有三十余年的资料,有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为1994年6月20日,紫洞水位为7.67米,澜石水位为6.11米,均接近五十年一遇洪水。

     建国以来,佛山市水利发展经历了五十年代的联围筑闸,六十年代兴建电动排灌站,七十年代的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和小水电,八、九十年代的水利工程安全达标加固等四个阶段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发挥了巨大的防洪、排涝、灌溉、供水、航运、渔业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1、初步建成了具有抵御一定洪涝灾害能力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

     全市万亩以上堤围堤长992.24km,达到20年一遇及以上防洪标准堤围长819km,占堤围总长的82%。5万亩以上堤围长577km,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长444km,占5万亩以上堤围的77%。一般20年一遇洪水对佛山市区不构成重大威胁。

     全市建成固定电动排涝站545宗,总装机容量134100kw,建成山塘水库909宗,总库容16962m3,目前全市排涝能力已基本达到十年一遇二十四小时暴雨2~4天排干的标准。

     市三防信息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一批自动化控制工程,闸、站群集中控制工程相继建成,为防洪排涝工程调度运行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2、形成了具有一定调配能力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基本保障了地区各部门用水要求。

     现有蓄水山塘水库909宗,总库容16962万m3,引水涵闸475宗,其中水陂134宗,固定电动排灌站995宗,流动泵1.4万台,总装机8.23万kw,自来水厂和企业自供水265宗,2001年城镇农村生活及工业实际供水量19.64亿m3,这些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兴建,改变了城市供水不足和局部农村缺水易旱的局面,城镇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

     3、建成了较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

     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01年已达35.2%,农村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山地岗丘绿化覆盖率已达90%,各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4、水管理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制订了多项地方性水法规,佛山市亦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水事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编制了《佛山市水利行业管理工作规程》,初步形成了地方水政策法规体系,水资源管理、河道管理、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工程管理等水事活动基本做到有法可依。依法行政、治水管水已成各级领导及水行政管理部门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为准则,逐步走上了水管理法制化的轨道。

     5、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水利管理体制逐步理顺,水利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已建立并逐步完善,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格局基本形成。

     6、科技兴水正逐步打造良好基础。

    水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利事业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水利部门作为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思路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带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水利信息化的核心是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进一步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旱灾害又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社会对水资源需求的数量与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我市地处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614.2毫米,降水时空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汛期(每年的4月-9月),占年降雨量的80%;河流纵横交错,形成水网;下垫面条件复杂、人口众多,致使我市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仍十分严重,水利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趋于复杂,尤其是有限资源性的水资源和不断增长的需求之间矛盾越来越尖锐。洪涝灾害、台风、干旱缺水、水土流失、水污染五大水问题对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构成严重制约。

     水利部门作为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肩负着为社会提供有效的防汛减灾服务、高保证率的清洁水源以及保护和谐水生态环境的重任。建国以来,为解决水问题,经过长期不懈努力,我市已经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了基本配套的水利工程体系,并且在抗御洪水、提供水源和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水利工程体系初步形成的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提高科技对水利的贡献率,必须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提升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整体能力和水平,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移,追求治水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市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水利信息化就是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服务,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效率和效能的历史过程。

     水利信息化可以提高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和自动化水平,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为适应国家、省、地市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流域和区域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的进程,全面提高水利工作科技含量,是保障水利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必然选择。水利信息化的目的是提高水利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水平与能力。

     水利信息化建设要在国家信息化建设方针指导下,适应水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新形势,以提高水利管理与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推进水利行政管理和服务电子化、开发利用水利信息资源为中心内容,立足应用,着眼发展,务实创新,服务社会,保障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水利信息化的首要任务是在全市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水利信息基础设施,解决水利信息资源不足和有限资源共享困难等突出问题,提高防汛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土保持、水质监测、农村水利水电和水利政务等水利业务中信息技术应用的整体水平,带动水利现代化。

     为了保障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对其做出相对全面且具有适度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规划。

     我市水利行业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作起步较早,特别是经过“九五”期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水利工作的各个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应用。目前,信息技术在某些业务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和服务的部分环节中已发挥了显著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业务处理仅实现了部分数字化,相关技术规范不完善,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有限的数据资源总体质量不高,使用效率较低。水利信息化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1、信息采集

     在水利信息采集方面,佛山水利系统已有20%雨量监测数据和近80%的水位监测数据采集实现了数字化长期自动记录,流量和其它要素的自动测验方面也在进行积极地探索。部分重点防汛地区建成了水文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工情、旱情、灾情、水资源、用水节水、水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农村水利水电、规划设计和行政资源等信息采集也具有一定的手段。航空航天遥感、全球定位等技术在部分业务中得到应用。但从整体上看,信息采集系统不健全、不配套,直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采集的信息要素类型较少,时间、空间、采集频度和精度与水利各项工作的整体需求不相适应,数字化的信息量占水利信息总量的比例严重偏低。

  2、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传输

     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传输方面,目前从水利局到各区水利机构和水文部门之间,初步形成了基于政府资源网的宽带光纤的全市实时水情计算机广域网,能进行实时水情信息传输;部分地区建成了宽带光纤计算机广域网,全市区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了信息发布网站,并连入因特网,开始向社会提供部分水利信息。部分重点防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初步实现了水雨情信息传输网络化、接收处理自动化和信息管理数字化,提供水雨情信息服务的水平与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

     水利局机关、各区机构、多数镇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已初步实现以网上公文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局与各区机构间、各区机构与区间的联网办公也在积极推进中,部分单位之间已经实现了远程文件传输、公文和档案的联机管理等。

     但从整体上看,现有网络覆盖面窄,传输能力低,远远不能满足水利业务的需求。从采集点到计算机网络基层节点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传输手段,制约了信息技术应用整体水平的提高。

  3.水利工程信息化集群控制

     继顺德区实现伦教水闸集群控制后,我市的水利工程集群控制的试点还包括南海区官山水系水资源合理调配、自动化控制系统,大沥镇水东电排站、罗村良安电排站、里水水口枢纽、黄岐白沙电排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及顺德区容桂、大良、北滘水利闸站群监控系统。这批工程实现了水闸、船闸、电排站的集中控制,统一管理,节约了人手,提高了运行管理水平,体现了我市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雏形。

  4、数据库

     初步建成了相关专业资料数据库。包括水、雨、风情信息库、气象信息库、水利工程电子地图库〈工情〉、法律法规库、防汛抢险知识库、历史资料和图片库、行政管理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构成支持决策系统的基础,并供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享。在全市范围内80%以上的历史水文整编资料已经入库,初步能够对外提供查询服务。国家、省级水利政策法规数据库初步建成,也已提供社会公众服务。

     其它在建的数据库有:

     综合性数据库。主要包括人事劳动、计划财务、水资源公报信息、灌区信息、土壤侵蚀、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档案和文献等。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专业数据库。主要包括各类水工建筑物、环境影响及对策、跨流域调水、施工技术、工程监理适用规范等。

     灾害监测与评估专业数据库。主要包括历史洪水、洪水风险、洪水仿真、滩区蓄滞洪区、水体光谱标准、遥感监测图像等。

     虽然数据库建设已涉及相当多的水利业务,但这些已建或在建的数据库模式多样、标准化程度低、存储数据难以同化、安全与更新机制缺乏、技术水平差距明显,难以实现信息共享。

  5、信息处理及应用

     水利技术实际应用中的复杂运算工作已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数据分析与表达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在水利局机关、各区机构、部分镇等水利部门的不同业务中,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各种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进展迅速,个别系统还达到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但由于信息资源不足,软硬件和数据资源整体协调困难,致使已经形成的信息处理能力难以充分发挥。

     全市水利信息技术应用方面,总体上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各区发展很不平衡。佛山、南海、顺德好于三水、高明,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分布基本一致。

     虽然在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为特征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进展比较缓慢,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各水利业务领域发展也很不平衡,覆盖全市的水利信息网络尚未形成。对照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当前水利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资源

  不足

     水利工作管理要面对洪涝、台风、干旱及水污染灾害的防范、水资源调配、水土保持和水环境监测四大主题,所需支撑信息在内容上涉及面广,信息采集的时空间隔、数据类型、数据精度、交换格式与表达方式具有多样化特征。

  信息资源不足主要表现为:时效较差、种类不全、内容不丰富、基准不同、时空搭配不合理等,特别是信息的数字化和规范化程度过低,更加重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

     尽管多年来水行政主管部门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积累了一些基本观测资料,初步建设了一些基础数据库。但涉及减灾决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利建设管理等众多急需的相关基础信息资源建设还极不完善,如服务于多层次业务需求的空间数据,水资源调度,工程现状与工程规划设计及其它各专业数据库的建设尚未全面启动。

     此外,信息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程度过低。从水利系统自身的角度看,一是动态信息采集环节薄弱,二是信息积累未能全面规范化,有许多宝贵的原始观测记录、历史文档、规划与设计等资料已因年代久远,未能得到妥善保护而损毁或散失,造成信息损失。与相关行业的信息交流受信息交换机制的制约,要么获取困难,要么因业务侧重点不同,所获得的信息不完全符合其它水利业务应用的要求。

  

2、信息共享困难

  

     可重用性与共享性是信息资源价值优势的突出体现,共享是充分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的基础。由于水利信息化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信息基础设施与共享机制仍不配套,导致有限的信息资源共享困难。主要表现在:

     1)服务目标单一,导致条块分割

     目前在水利系统结合各项业务应用目标,开发建设了一些专用数据库及相应的应用软件。但由于各自技术水平、任务来源和资金渠道不同,这些数据库及其应用大多分散建设在各个地区和不同业务部门,呈现条块分割的特征,形成以地域、专业、部门等为边界的信息孤岛。各数据库之间缺乏信息共享机制与手段,有些内容还相互重复、甚至互相矛盾。许多数据库为解决特定研究或业务应用而建,服务目标单一、相关文档不全,给后续扩展和改造增加了困难,更难以被其它系统调用和共享。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许多数据库不具备持续运行条件,难以向外界用户提供服务。

     2)标准规范不全,形成数字鸿沟

     水利信息标准规范尚不健全,行业内大多数数据库与具体业务处理紧密绑定,服务目标单一。多数已建数据库规范性较差,自成体系。对数据库文档普遍不重视,导致数据库只能在有限范围、有限时段内由少数人员熟悉使用。在共享环境中,这些数据库内的信息内容很难理解,其价值无法判断。客观上形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

  3)共享机制缺乏,产生信息壁垒

     由于以信息共享政策法规为主体的信息共享机制还未建立,社会公益与市场化服务界限不清,信息服务合理补偿机制尚未形成,导致信息资源的占有者都希望共享其它占有者的信息资源,却不愿意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资源提供共享,单向的共享愿望形成事实上的信息壁垒。

  4)基础设施不足,阻碍信息交流

     在当前水利行业网络系统等软硬件基础设施还很不完善的条件下,难以构成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技术支撑环境,导致信息交流的通道不畅、能力不足、效率不高,安全没有保障,阻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3、应用基础薄弱

     信息开发与应用的基础是信息的共享与水利业务处理的数字化。除因信息资源限制导致的应用水平低外,对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应用的研究不充分、大多数水利业务数学模型还难以对实际状况做出科学的模拟。各级水利业务部门低水平重复开发的应用软件功能单一、系统性差、标准化程度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层次较低、成本高、维护困难,不能形成全局性高效、高水平、易维护的应用软件资源。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水利信息是国家基础国情信息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全市蓄水山塘水库909宗,总库容16962万m3,引水涵闸475宗,其中水陂134宗,固定电动排灌站995宗,流动泵1.4万台,总装机8.23万kw,自来水厂和企业自供水265宗,现有2001年城镇农村生活及工业实际供水量19.64亿m3,这些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兴建,改变了城市供水不足和局部农村缺水易旱的局面,城镇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0%以上。充分表明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水利的能力和技术水平仍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洪涝灾害频繁

     我市是一个洪涝灾害频繁的地区。近几年来,我市虽然加大了防洪工程建设的投入,但是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仍然比较严重,同等量级洪水造成的损失呈增加的趋势,因洪涝灾害每年都造成数人员死亡。如1998年西江大河发生流域性洪水,但全市仍有1.51万人不同程度地受到洪涝灾害影响,直接经济损失达24亿元。这些损失虽然高于九十年代的平均水平,但是绝对数值仍然很大。

     我市大江大河防洪体系还不完善,控制性工程不足,一些在建工程还没有发挥效能。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滞后,运用难度大。特别是中小河流的防洪标准仍然很低,病险堤防、涵闸和水库的数量仍然很大,我市防洪工程抗御洪水的能力仍然有限。

  此外,非工程措施建设严重滞后,信息不灵,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的防汛指挥部门仅仅配备传真机、计算机、打印机等必要的设备,没有形成资源共享平台。甚至有的基层防汛指挥部门工作人员不会操作计算机,不会使用防汛相关软件,存在信息采集与报送不及时、重点不突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整体抗御洪水灾害的能力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2、水资源短缺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日益严峻,旱灾发生的频率、范围和影响领域不断扩大,旱灾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损失粮食及其占粮食产量的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的1.74万亩、43万吨、2.5%分别增加到20世纪90年代的4.07万亩、245万吨、4.7%;全市区中有多个乡镇供水不足,个别乡镇严重缺水,年缺水量0.6亿立方米;工业方面,因干旱缺水平均每年直接影响工业产值23多亿元;全国地下水漏斗区面积达8.7万平方千米。干旱缺水已经直接影响到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改善,影响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工农业用水效率低等方面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全市19.5万亩耕地,目前有效灌溉面积只有8.3万亩,还有11万多亩耕地没有水利灌溉设施,农业生产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

  3、水土流失严重

     全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01年已达35.2%,农村山水田林综合治理程度达到80%以上,山地岗丘绿化覆盖率已达90%,各项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我市现有水土流失仍然严重。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洪涝干旱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江河湖库淤积严重,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4、水污染加剧

     2000年我市污水排放总量达606万立方米,且4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远远超过天然水体的自净能力,导致天然水体大范围污染,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不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引起的环境破坏难以恢复。

     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四大问题还远没有解决,每年带来的损失也愈来愈巨大,已经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面对严峻形势,水利需要全面提高效率与能力,需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需要用水利信息化来带动水利现代化。

     长期的水利实践证明,完全依靠工程措施,不可能有效解决当前复杂的水问题。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拓展水利信息化的深度和广度,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并重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以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信息化,增加水利的科技含量、降低水利的资源消耗、提高水利的整体效益是新世纪水利发展的必由之路。

  1、是提高防治水旱灾害、水资源管理水平的需要

     水利信息是防汛抗旱决策的基础,是正确分析和判断防汛抗旱形势、科学制定防汛抗旱调度方案的依据。水利信息系统的建立,能大大提高雨情、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采集传输的时效性,提高预测和预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提高决策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充分发挥已建水利工程设施效能的作用。

     目前,我市资源性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环境污染形势十分严峻,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资源合理配置、防污治污工作的开展和决策需要水量、水质和水工程等多方面信息的联合决策,因此,迫切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收集和处理大量的信息,为水资源调度、合理使用以及保护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

  2、是实现治水思路历史性转变的需要

     水利工作要从过去重点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治理,转变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同时,更为注重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要从过去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转变为在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更为注重非工程措施的建设;要从过去对水量、水质、水能的分别管理和对水的供、用、排、回收再利用过程的多家管理,转变为对水资源的统一配置、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水利信息化是实现上述转变的重要技术基础。

  3、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重要内容

     信息已经成为与物质同等重要的资源。政府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是正确、高效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重要环节。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客观上要求政府部门广泛获取、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以更好地管理复杂的政府事务,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政府与广大公众之间的联系,使社会各界有效监督政府的工作,达到改进服务的目的。水利各级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同样需要水利信息化来实现职能转变。

  4、是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水利信息化对于建立包括节水型农业、工业在内的节水型社会,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资源性缺水地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也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水利能力的全面提升,需要充分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开发信息资源,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水利科技有机融合,形成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共同支撑的现代化综合水利技术体系。水利信息化建设应该规划先行。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和标志,但水利信息化并不能代替水利现代化。水利信息化规划与其它水利建设发展规划一起共同描绘新时期水利发展的宏伟蓝图。

     水利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必须根据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中应用的规律,分阶段设定目标,并给予规划。因此,本规划针对当前水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将近期以重点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解决信息资源不足与共享困难为突破口,中期以增强信息深加工能力、提供高水平专业应用服务为主攻方向,远期以全方位实现水利信息化为发展目标作为规划的出发点。

  为了保障规划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在规划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水利信息化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1、应用先导

  水利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中应用的历史过程,应用是最终体现,因此,满足应用的功能需求是系统建设的基本出发点。

  2、分步实施

  水利信息化需要整体推进,但由于涉及内容多,关系复杂,需要分阶段、分层次设定目标分步实施。

  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基础,必须坚持开放性与标准化,为了支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信息及信息服务、应用功能等进行标准化。

  4、安全优先

  安全的系统才是可用的系统。信息系统的安全是相对的,但必须将其安全性放在首位。当其它需求与安全需求冲突时,优先考虑安全。

  5、适度前瞻

  因为信息技术发展很快,需要我市水利信息化规划具有适度的前瞻性,为水利业务不断应用信息技术创造条件,增强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活力。

  在把握这些原则的前提下,结合佛山及下属各区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特点,以“服务社会”为根本宗旨,水利信息网络系统以“先进、实用、安全可靠及可扩充性”为主要设计原则,并注重实时性、经济性和标准化,这些原则在我市水利网络建设初期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市的水利信息化建设将是一个覆盖面广、层次多的大型系统工程,具体归纳为以下几点:

  1、全面规划、统一标准(包括建设原则、技术标准、体系结构等),做到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一盘棋。

  2、平台战略。统一平台,就是为实现资源共享;是水利信息化的根本目的;目前佛山水利系统已经建成或在建多个应用系统,由于平台缺乏统一,导致资源共享十分困难;统一平台也是避免重复性建设的最好措施。统一平台也是构筑立体化、社会化水利信息的必然选择。

  3、以政府投入为主,充分发挥各区镇的积极性,鼓励多方筹集资金,共同建设全市水利信息系统。

  4、以需求为导向,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相结合,分期实施,急用先建,逐步推进。

  5、按照“先进实用、高效可靠”的原则进行建设。

  6、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公用基础设施和相关行业的信息资源,发挥已有水利信息基础的作用,实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7、市与区按照行政隶属关系,下级系统既是上级系统的子系统,又是自成体系的独立系统,各级之间没有直接的控制关系,只要求提供标准接口并通过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系统相互连接实现信息共享和成果共享。各级系统工程原则上由各级组织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

  我市水利信息化规划范围为我市水利行业,包括水利局直属单位、各区机构、各镇水行政主管部门。各部门需根据本规划,分别制定或完善本区、本部门的水利信息化建设规划。

  我市水利信息化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家、省、地市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大政方针指导下,遵循国家、省、地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水利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建设水利信息采集与传输网络和数据中心为基础,以带动水利现代化为主要目标,以健全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管理和人才培训为保障,架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全市水利机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在进行水利信息化规划与建设时,应依据《佛山水利信息化规划》并充分考虑满足在全市内发挥水资源管理主导作用的需要。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必须注意水利信息化规划与各地方政府信息化规划的相互衔接,确保水利信息化与我市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我市水利信息化规划的基准年为2004年,规划水平年分别为2005年和2010年。近期是指2004年至2005年,中期为2006年至2010年,远期为2011年至2020年。

  水利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相关部门信息化的支持。同样,水利信息作为国家基础国情信息,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提供有力支持。因此,水利信息化必须遵从国家信息化的相关政策。

  水利信息化规划依据国家关于信息化建设的大政方针,根据在水利业务中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需求,结合水利行业特性,考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为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制定阶段性的整体发展安排。

   “金水”工程作为重点业务系统建设内容已列入“十五”期间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计划,“佛山防汛指挥系统”等水利核心业务应用建设以基本完成,但必须坚持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进行整合,以符合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关标准。

  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水利现代化促进水利信息化。水利信息化建设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利信息化规划涉及水利业务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地域层次,其主要任务是解决行业信息资源共享与服务问题,并对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做出科学有序的安排,而不是各类信息技术在水利领域应用的技术指南。我市水利信息化规划是水利行业其它各级各类信息化及信息化专项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依据。

  其它水利业务规划中的信息化建设内容也必须符合我市水利信息化规划的要求。

   1.国家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1991年6月29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国务院令第120号发布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1997年8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八号公布,1998年1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84年5月1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施行,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3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通过,1988年6月10日发布施行);

  《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1993年8月1日国务院令第119号发布,1993年9月1日施行);

  《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办法》(1996年7月29日水利部令第6号发布);

  《全国水利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规划》;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发办[2002]17号);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

  《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纲要》。

  2.省级有关文件

  《广东省水利信息化规划》 2002年12月。

     《珠江水利信息化规划报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 2002年7月。

     《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工程初步设计》共5册 2003年6月。

  3.地市级有关文件

  《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网络系统项目总体设计》 2001年7月

  《佛山市三防、水利信息化建设指导书》 2003年12月

  

 

  由于水利信息化涉及所有水利业务应用领域和不同管理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纷繁复杂,为了准确勾画水利信息化建设蓝图,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明确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并对各阶段、各层次的建设目标和任务进行总体安排。

  遵循国家“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方针,结合《我市水利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规划》,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统一规划,各负其责;平台公用,资源共享;急用先建,务求实效。

  统一规划,各负其责:水利信息化建设,尤其是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和重点业务建设,要统一规划。充分发挥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各负其责,共同推进。

  平台公用,资源共享: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当地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已建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推进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统一制定水利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与规范,逐步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法规体系,以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为支撑,实现资源共享。

  急用先建,务求实效:从业务应用需求的实际出发,区分轻重缓急,急用先建。优先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积极营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加快业务应用建设与管理,提高水利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水利信息化健康发展。

  近期目标:广泛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基本建成水利信息网、佛山市水利数据中心和安全体系,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健全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体制,统一标准规范,加强人才培养,营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基本完成我市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一期)和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启动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和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部署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有效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和资源共享困难,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信息服务,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在水利局、五区机构和经济发达镇级水利所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

  中期目标:深入开发水利信息资源,完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全面推进重点业务应用,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水平,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信息服务,增强决策支持能力,基本实现水利信息化,为实现水利现代化奠定基础。

  远期目标:在全市全面实现水利信息化。但在本规划中,对远期建设不作具体安排。

  根据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我市水利信息化建设须坚持以下原则:

  1、确保重点建设

  以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佛山水利信息网和佛山水利数据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2、强化保障措施

  多渠道筹集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切实解决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分布不合理问题;通过水利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安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建设和组织管理体制的创新,打破业务应用建设中的条块分割,消除以地域、专业和部门等为边界的信息孤岛;在满足需求的条件下优先使用国产硬件与软件,稳步推进系统建设、运行维护的外包和托管模式;积极营造良好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3、充分利用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包括当地的公共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行业的信息资源,发挥已有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作用,加大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力度,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提高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目前水利系统各个部门均有一些信息化应用系统正在使用并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必须合理对已有应用系统资源进行整合,以保证已有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4、重视科学研究

  积极研究水利业务应用中的关键信息技术,结合水利业务需要,引进和推广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使水利信息化不断有所创新,有所提高,适应技术发展潮流,对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解决信息化工作中的难题,加快水利事业发展步伐。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水利业务内容纷繁复杂,为确保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取得实效,必须重视开展试点工作。

  5、建设管理并重

  在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需加强对已建系统的运行管理,通过人才队伍、制度建设等手段充分、持续地发挥其效益。

  在规划期内,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设水利信息基础设施,营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围绕十大重点业务应用,建立和完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1、信息采集系统

  通过对信息采集系统的完善与整合,提高时效、增强能力、丰富内容、提高系统整体利用率,形成综合信息采集系统。

  近期依托各项业务建设专项规划,对各项信息采集范围、内容做出统一部署,按照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充实的原则,启动综合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初步满足主要业务应用信息采集的急需;中期通过对采集系统的持续建设,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综合信息采集体系,基本满足各项业务应用的主要信息需求;远期建成体系完整、内容齐全、时效性与业务应用需求相适应的综合信息采集系统。

  分布在空间上的离散信息采集建设重点在五个区和部分重点河段,宏观的、面上的信息采集建设重点在五区;跨行业和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换在佛山市、五个区等各级信息汇集节点均可能发生,需通过必要的管理措施保持这些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在积极建设、完善常规信息采集设施的同时,还要注重信息采集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与吸收,大力应用遥感、遥测、全球定位和其他实时自动采集传输先进技术,逐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多层次协同作业、结构相对完备的综合信息采集体系。

  2、水利信息网

  建成连接水利行业各级、各部门的佛山市水利信息网,为业务应用提供数据交换、视频信息传输和语音通信等服务。

  近期水利信息网建设将依托佛山市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在立足佛山政府资源网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利现有专网资源,建设上达省、下至五个区分中心、分中心至各镇的多级信息传输网,实现信息采集节点到各级信息汇集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中期随着业务需求的发展和信息采集设施的完善,扩充网络覆盖面和传输能力以适应大容量高速率的信息传输要求;远期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扩充网络的覆盖面,优化网络结构,提升网络的传输能力、可靠性和安全性,使其能全面满足各级各类水利信息的传输需求。

  连接省、珠委的水利信息宽带骨干网由省水利厅负责统一规划和组织建设,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管理设施,对其进行管理。连接五区和下属机构的区网在遵循《佛山市水利信息化规划》的原则下,由佛山市和五区分头规划和组织建设。各镇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原则上由所在的区统一进行规划建设。

  3、水利数据中心

  水利数据中心由佛山市水利数据中心、五区分中心数据管理节点共同构成,在水利信息汇集、存储、处理和服务的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是构成完整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部分。通过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满足业务应用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信息服务需求。

  近期以佛山市水利数据中心和五区分中心试点建设为主要内容。佛山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包括运行软硬件环境及备份中心建设、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标准建设、水利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区开展水利数据分中心建设,为区分中心和佛山市数据管理节点的全面建设摸索经验、完善标准、提供示范。

  中期进一步完善佛山市水利数据中心,全面启动水利数据中心五区分中心数据管理节点的建设。增加数据类型,提高数据精度,基本满足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多层次的业务应用需求。远期完成水利数据中心建设,为水利业务应用和决策提供全面支撑。

  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依托于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不同类型的业务系统对基础设施的要求差异很大,因此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要和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密切结合。

  近期以佛山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和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为重点,初步满足业务应用需求;中期进一步完善已建系统,全面开展水利工程管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和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等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建成十大水利业务应用;远期以全面实现水利业务应用信息化为目标,全方位提高水利综合服务能力。

  水利业务应用系统在地市、区和镇的应用大致相同,就佛山而言,根据各区和镇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结合不同管理范围和层次,各业务系统在不同节点上的应用需各有侧重,因此,各区和镇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应用目标有针对性地建设各级应用系统。

  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由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管理、政策法规、运行维护资金和人才队伍等要素共同构成。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支撑。

  为保证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与业务应用建设的顺利进行、运行的持续稳定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保障环境的建设必须与之相结合、相协调,并适度超前。

  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来确保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产生良性激励机制,在充分发挥水利信息系统作用的同时提高其自身功能,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出水利系统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促进水利现代化进程。

  保障环境的建设,不但包括各类标准、技术规范、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更主要的还包括建立水利信息化所涉及各类关系的协调机制。规划近期,主要围绕提高认识、统一规划、启动建设等方面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同时做好保障环境自身的建设工作。规划中期,主要采取相应的行政和技术手段,预防和解决水利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规划远期,通过政策、标准、规范、措施等要素的不断完善,形成完整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在规划近期与中期,保障环境建设的重点任务是:

  1、制定标准:完善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制定水利信息分类、采集、存储、处理、交换和服务等一系列标准与规范,实现以信息共享为核心,为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建设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提供保障。

  2、确保安全:结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安全基础设施,制定安全规章和策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形成水利信息安全体系。

  3、理顺关系:根据国家、省、地市政策,结合水利信息化实际要求,不断完善各类水利信息化政策措施,逐步理顺水利信息化多层次、多角度的相互关系,保障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体系、规章和措施;积极调整与信息化建设不相适应的管理体制,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业务流程重组和体制创新。

  4、培养人才:根据水利信息化需要,做出人才需求分析与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人才政策,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采用在职培训与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形成与水利信息化进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主要由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水利业务应用体系和保障环境三部分组成。其中,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是水利业务应用的支撑平台,是实现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基础,是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基石;水利业务应用是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处理各类水利业务,是信息技术在水利业务中的具体表现,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的管理职能,水利业务应用主要包括减灾决策支持、水行政日常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政策与法规制定和规划编制与论证等五个方面。

  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由信息化保障环境、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构成,如图4.1所示。信息化保障环境由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及运行管理、政策法规制定与实施、落实建设与运行维护资金和人才队伍培养等要素构成;水利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利信息采集设施、水利信息网和水利数据中心,其中水利数据中心完成对水利信息的汇集与存储,提供数据访问服务,以及通用业务应用逻辑的管理与服务;业务应用由支撑应用和用户应用两部分组成,支撑应用指公用业务处理逻辑,以公共服务的方式由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用户应用完成非公用业务处理和实现应用的系统表示。

  文本框: 数据中心 文本框: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 文本框: 业务应用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由水利信息采集设施、水利信息网、水利数据中心构成。

  水利信息是水利领域业务处理涉及的专门信息;水利信息资源是具有明确结构、具有一定聚集和共享程度的水利信息集合。

  水利信息的数字化程度客观上反映了水利信息化的水平。数字化的水利信息通常也称为水利数据。水利数据的种类和数量愈丰富、聚集程度愈高,所形成的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愈大。

4.2.1.1 信息来源

  水利信息包括来源于水利行业的内部信息和来源于其它行业的外部信息。

  内部信息主要包括历史文献、技术档案、实时或定期监测信息、水利政务信息和各种层次的再生信息等。

  内部信息根据其不同的分类属性和应用需求,分别采用遥测、遥感、长期自记和人机交互技术手段实施数字化。

  外部信息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国土资源信息以及其它与水利业务有关的非水利部门采集的信息。外部信息通过国家、省、地市信息化综合体系获取。在国家、省、地市信息化综合体系还不健全时,根据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实际需要,在不同的行政管理层次,分别通过协议方式与相关业务部门建立信息交换关系。

4.2.1.2 信息分类与分布

  水利信息根据应用范围分为公用类信息和专用类信息。

  公用类信息是水利业务的基本资料,可以广泛地为各种业务应用提供服务。专用信息通常是指某个或某类特定业务应用的信息。

  无论是内部信息还是外部信息,均分属公用类或专用类。公用类信息如水利政务、水文、水利工程、水利空间背景等;专用类信息如防汛抗旱、水资源、水土保持等。

  水利政务信息主要包括公文文档、水利政策法规、规划计划、水行政执法、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农村水利管理、农村电气化管理、水土保持管理、水利科技管理、水利人才管理、财务管理、水利经济管理、水利档案管理、国际、国内交流等。

  水文信息主要包括水文站网基本信息、降水、蒸发、地表水、地下水、泥沙、河道观测、水质、水污染突发事件等。

  水利工程信息主要包括河道、渠道、水库、湖泊、堤防、治河工程、涵闸、蓄滞(行)洪区、圩垸、机电排灌站、灌区、水利枢纽、水保工程、农村水电、水利移民管理等。

  水利空间背景信息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地震、土壤植被、土地利用、河流、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社会经济、道路、空间量测信息、遥感信息等。

  防汛抗旱信息主要包括实时雨水情、实时工情、险工险点、旱情、灾情、防汛物资、防汛预案、历史大洪水、雨水情预报等。

  水资源信息主要包括水资源分区、水功能区划、地表水量、地下水量、固体水量、水资源需求、供用耗排、节约用水、污水处理与再利用、工程供水能力、水能资源、水资源中长期规划和水资源调查评价等。

  水土保持信息主要包括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基本状况、水土流失(类型、强度)分布、水土流失相关因子、水土保持治理效果监测、生态需水情况等。

  水利信息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信息的分布式采集和存储。水利信息绝大多数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属性,在时间维上离散,分布在三维空间中。时空属性的任何欠缺将导致水利信息失去使用价值。

4.2.1.3 信息采集模式

  水利内部信息由水利行业采集,并按使用频度和时效性要求分成实时、定期和不定期采集三类。为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采集资源,便于信息的交流与整合,降低信息采集的成本,应建立满足各种业务需求的水利信息综合采集系统。外部信息的获得主要通过信息交换的方式实现。

  1、实时采集

  在水利的所有业务中,减灾业务对信息采集的时效性要求最高,为了准确捕捉到事件的发展过程,一般要求以分钟或小时为监测周期。

  2、定期及不定期调查

  大部分的水利信息通过定期、不定期采集或调查的方式获得。

  对于需要定期采集的信息,不同业务应用对信息采集周期的要求也极为悬殊。

  水利信息在时效性上的差异,决定了其更新的频度也有所不同。

  3、信息交换

  水利业务所需要的信息除了内部信息外,仍有大量信息是其它行业和部门采集的,这些信息通过信息交换与共享方式获得。行业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由国家、省、地市信息化综合体系提供保障。

4.2.1.4 信息汇集

  信息汇集是将数字化的水利信息按业务应用与共享的需求,进行传输和组织,形成可用和有用水利信息资源的过程。

  1、内部信息汇集

  内部信息汇集是指水利信息从信息源向信息存储节点或用户汇集的过程。信息汇集的方式既有逐级统计上报,也有原始信息一点对多点的直接发送等多种形式。

  2、外部信息交换

  水利信息化除了要解决行业内部的信息采集与共享问题之外,同时还需解决与其它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换、为政府及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问题。

  1)行业间信息交换

  在佛山信息化进程中,水利行业同样担负着与其它行业进行信息交换的职责,水利行业的信息化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信息支持,同样也有义务向其它行业提供水利信息,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相互间的信息依存关系将愈加紧密。

  2)为政府与社会公众服务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各界对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发和水环境恶化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水利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基础设施的地位日显突出,水利信息已经成为政府决策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各级水利主管部门有责任为政府提供及时、准确和完备的信息支持。通过向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达到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和改善政府形象的目的。

4.2.1.5 综合信息采集体系建设

  当前,信息采集设施由行业内各业务部门分别管理,与信息化的要求不相适应。信息采集设施是水利信息化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必须从实现信息共享的高度,规范、改进服务目标较为单一的已建和拟建系统,逐渐形成基本满足各类业务需要的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体系。

  对各类信息采集设施的建设,包括监测站网布设、设备制式、信息格式等,应按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原则编制相应的专业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基础设施的效能。特别是在重点工程的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和佛山水利数据中心建设中,要从全局出发,优先做好规范化和标准化工作。

  水利信息网是为适应水利信息资源开发与业务应用需要而构建的计算机网络。按照国家、省、地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规定,水利信息网包括水利政务外网和水利政务内网两个物理隔离的网络。水利政务内网是国家、省、地市政务内网的一部分,完全遵循国家、省、地市统一规划,按照国家、省、地市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以下所述的水利信息网专指水利政务外网,与因特网逻辑隔离。

4.2.2.1网络结构

  根据水利行业的信息流程和行政管理体制,结合网络管理的需要,水利信息网由骨干网、区镇网、部门网和接入网构成。

  骨干网:水利局机关与5个区水利机构之间的光纤宽带互连网络。

  区镇网:各区与所辖的镇水利(务)部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大型水库之间的互连网络。

  部门网:地(市)级水利(务)部门所辖的区级水利(务)部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小)型水库之间以及与地(市)级水利(务)部门之间的互连网络。各级水行政主管及业务部门的内部局域网。

  接入网:各数据采集点与各级数据汇集中心之间的通信网络。

4.2.2.2网络中心

  水利信息网络中心分为两级,顶级为佛山水利网络中心,各区水利机构的网络中心为二级网络中心。

  佛山水利网络中心是整个水利信息网络的枢纽,负责水利信息网网络地址的分配与管理、域名服务、路由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以及网络管理等。各区网络中心负责区域性网络地址的分配与管理、域名服务、路由策略的制定与实施以及网络管理等。各级网络中心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异地备份中心,以保证水利信息网的可靠运行。

4.2.2.3网络建设策略

  佛山在推进电子政务的进程中,将建设政务外网的公共网络平台。在佛山政务外网公共网络平台建成之前,水利信息网的骨干网、各区区网、城域网要利用公网(政府资源网)进行建设,并在建设中妥善处理好未来向佛山政务外网公共网络平台的迁移,避免造成浪费。

  水利信息网从佛山防汛指挥系统工程的实施中开始建设,并不断扩充完善,为各个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网络服务。其它业务应用系统不再重复进行网络建设。

  政务内网的建设,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划和具体规定。

  水利数据中心是水利信息汇集、存储与管理、交换和服务的中心。水利数据中心通过有序汇集水利信息,形成有用和可用的水利信息资源,通过提供各类信息服务,深化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规范信息表示、实现信息共享、改进工作模式、降低业务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4.2.3.1 基本构成

  水利数据中心由“信息汇集与存储”、“信息服务”和“支撑应用”三个逻辑部分组成。信息汇集与存储是丰富水利信息资源的必要技术措施;信息服务是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的技术手段;支撑应用是业务应用软件开发中实现公共业务处理逻辑所形成的基本软件组件的集合。

  水利数据中心按水利信息资源的基本特点和开发利用的需求进行构造与管理。基本原则是:

  1、有利于实现水利信息资源的价值,促进水利服务能力的提高。

  2、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增值与共享,打破信息壁垒和填平数字鸿沟,减少重复建设,提高整体技术水平,降低成本。

  3、有利于保障水利信息资源的安全。

  4、与当时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条件相适应。

  水利数据中心包括佛山水利数据中心和各区分中心以的数据管理节点,以水利信息网和信息共享机制为纽带形成有机整体。

4.2.3.2 信息汇集与存储

  信息通过汇集与存储在各级节点形成数据库。

  数据库是水利信息存储的重要设施。水利数据中心的数据库是信息标准化的重要技术措施,是信息汇集为信息资源的核心环节,是信息资源整合与同化的基础。

  水利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必须具备良好的可扩充能力,需考虑对海量、多源和多维信息的管理支持。

  采用异地备份等技术措施,提高水利数据中心数据库的安全程度,确保水利信息资源的安全。

  1、数据库

  根据水利信息的基本分类,数据库分为公用和专用两类,公用类主要包括:

  水文数据库:经过整编的水文观测资料、水质观测资料和地下水观测资料,如:降水、蒸发、水位(潮位)、流量;水质实验室管理信息,大气降水、地表水常规监测数据,排污口数据,污染源数据,供水水源地水质数据等;地下水水位、开采量、水温、水质等。

  水利工程数据库:已建与在建工程的基本信息,如:工程代码、名称、地理位置、设计指标等。

  社会经济数据库:政府部门统计发布的社会经济信息,如:人口、城市化水平、工农业生产总值、耕地等。

  水利空间背景数据库:行政区划、居民点、交通、地形、地质、地震、植被、土地利用等国家基础空间数据和河流、水库、堤防等水利空间分布数据以及遥感信息。

  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水利技术标准体系、各类分体系、已经颁布的各类水利技术标准、相关国家、省、市和其他行业标准。

  水利行政资源基本数据库:政策法规、行政条例、日常办公与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信息。

  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各类图书、期刊和文献资料等。

  专用类主要包括:

  水资源数据库:水资源状况、需水、调水、供水、取水、用水、节水、规划与分区等信息。

  防汛抗旱数据库:气象、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防洪调度等。

  水土保持数据库:水土流失的水力、风力、冻融、重力侵蚀类型、侵蚀强度、潜在危险程度、沙化、石化等信息。

  水利工程管理数据库:已建工程运行管理和在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信息,包括:(1) 已建工程信息,如:工程原始或扩能改造设计建设档案、工程运行情况、工程除险加固、工程安全鉴定、水库大坝注册等。(2) 在建工程信息,如: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建设咨询、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造价、工程进度、工程监管、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设备供应、工程建设材料供应、工程建设合同、工程设计与建设档案、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移民、水利工程重大技术问题和工程的验收与鉴定等。(3)农田水利管理信息,如:灌溉水源、灌溉设施、田块平整条件、种植结构、土壤类型与质地、土壤墒情、土壤养分、耕地资源、农牧业节水以及人畜饮水等信息。(4)水土保持工程信息,如: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分布、进展、治理成效的评价,以及项目管理、验收等信息。(5)水利移民信息,如:环境容量、安置模式、安置人口、补偿补助费等信息。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数据库:农村水电、农村电网、电气化县的各类信息。

  水利规划设计管理数据库:水利规划与执行管理、规划设计依据、规划设计过程与质量控制、规划成果等信息。

  水利经济管理数据库:水利事业或企业主业与多种经营情况。

  人才管理数据库:人才基本情况、劳资情况、执业资格认证、职务职称管理、安全生产等信息。

  水利科技管理数据库:科研资源、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科研动态等信息。

  2、信息资源管理

  水利数据中心信息资源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施管理,通过提高基本设施的可用程度,保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实施。二是信息管理,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保障信息一致、完整与可靠。

  根据信息资源开发方式,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的优势,有效解决信息访问的瓶颈和安全问题。

4.2.3.3 信息服务

  水利数据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是水利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降低水利业务利用信息资源的复杂度,减少应用软件的重复开发,保障信息的权威性和一致性。信息服务主要包括信息再生和信息访问。

  1、信息再生

  信息再生服务实现信息的综合性加工处理,产生的再生信息是水利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水利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价值的提升。

  2、信息访问

  信息访问服务用来响应业务应用信息服务请求,为业务应用提供所需信息。

4.2.3.4 支撑应用

  在不同层次与专业的水利业务应用间存在着大量的共同业务处理逻辑。支撑应用是将水利业务中的共同业务逻辑作为公共业务处理逻辑提取出来,形成业务应用开发所需的基本组件集,支持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业务应用,有效减少业务应用的重复开发,提高业务应用的规范程度与技术水平。

  水利业务应用是指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处理各类水利业务。随着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应用的发展,水利业务应用正在越过孤立系统阶段,向着协同工作、资源共享的方向发展。

  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的管理职能,水利业务应用主要包括下述五个方面:

  1、减灾决策支持

  当前,水旱灾害依然是各种自然灾害中影响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灾害。各级水利主管部门承担了国家、省、市和各级地方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日常工作,需要对水旱灾害做出快速及时的反应,通过对江河上重要水利工程实施防汛抗旱调度的方式,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汛抗旱是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其主要业务应用包括:雨、水、工、旱、灾情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析,天气和水文预报以及旱情趋势的预测,提供调度方案,为各级领导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2、水行政日常管理

  水行政是各级水利主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依照水资源保护规划,统一对水资源的质和量进行管理(主要是地表水、地下水)。组织水功能区的划分,拟定全市、各区、镇和跨地区中长期水供求计划;监测江河湖库的水量和水质,审定水域纳污能力和控制向饮水区等水域排污;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组织实施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作,实现对水环境的保护和水生态的维护。负责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费征收、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组织、指导和监督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城市供水工作,协调并仲裁各级各类水事纠纷和监督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负责向公众发布佛山市水资源公报;指导或负责各地的水文工作。

  农村水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组织协调农田、饲草、园艺和特种种植基地的灌溉面积发展、灌溉设施管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和乡镇供水。

  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包括:依照相应的规划和政策法规,定期开展水土流失状况的监测。采取恰当的工程、生态或管理措施,综合开展水土保持治理工作。

  水利科技和外事工作主要包括:水利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组织与管理,水利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和水利工程规程规范实施情况的监督等。

  全市水利队伍建设主要包括:各级水利机关及直属单位的人事管理、机构编制、劳动工资、专家工作,公务员及科技干部的培训,行业劳动保护、安全生产监管,对所属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工作进行指导等。

  水利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对行业的经济调节措施执行、水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宏观调节和分级监管,依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利的价格、税收、信贷、财务等经济调节政策指导各级水利财务工作,管理水利行业的供水、水电等经营工作。

  3、工程建设与管理

  为了不断地改善水利设施的配套程度,提高其兴利除害的能力,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一方面需要继续组织兴建一些水利设施,使现有设施的功能更加完善配套,另一方面需要管理好已有设施,使这些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并正常发挥作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任务主要包括:编制审查水利基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组织和指导水利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与保护,江、河、湖及河口、海岸滩涂的治理和开发;组织建设和管理具有控制性的或跨行政区的重要水利工程;组织与指导水库、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监管;处理水利工程建设移民事务等。

  由于水利工程经常兼有防洪、排涝、清淤、纳污、发电、引水、灌溉和航运等多项功能,在不同的时段可能有不同的运用方式,这种差异有的表现在季节的周期变化上,有的随着水资源、水环境或防洪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已经完全改变了原来的功能运用优先顺序,甚至是原设计中没有的运用方式,因此除了工程规划以外,在建工程管理和已建工程维护仍然是各级水利主管部门重要的日常工作。

  4、政策与法规制定

  政策法规的制定是各级水利主管部门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力的主要体现。其中既有代表国家拟定的法律,如:水法、防洪法和水土保持法等全国性法律,也有配合法律运用或者尚不具备立法条件而先行制定的行业规章、区域性实施办法和相关解释,拟定水利行业技术质量标准和水利工程的规程规范,还有阶段性调节业务行为、经济导向的政策意见等。

  5、规划编制与论证

  规划工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编制行业自身的综合或专项发展规划,二是组织参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的水资源、防洪和水土保持等相关内容的编制工作。

  规划是水利的基础性工作,规划需要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进程,周期性地调整与修订。规划内容既有全市、各区和地方镇级比较完整的综合性规划,如发展战略与中长期规划;也有针对特定目标的专项规划,如: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水环境保护、节水、农田水利发展、流域水能梯级开发、水土保持、防洪、人才队伍建设、水利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等规划。综合性规划描绘了全市和各区中长期发展目标、各分项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协调原则;专项规划涉及水利建设的方方面面,它分阶段、更具体地制定出特定业务目标及相应对策。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还分级承担、参与审查论证全市、地方或其它行业部门编制的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重大建设项目规划中涉及水资源分配、防洪安全和水土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

  为了保证实现水利部上下级部门之间和各业务应用之间的资源共享,所有业务应用的实施须遵循相同的体系结构框架。

  遵照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结合水利业务应用的特点,水利业务应用体系结构框架由基础设施和用户软件两大逻辑部分组成。

  每个业务应用均涉及水利信息采集设施、水利信息网、信息汇集与存储、信息服务、支撑应用和用户应用六个部分。信息汇集与存储、信息服务和支撑应用属于数据中心,支撑应用和用户应用是业务应用软件的有机组成部分。

  用户应用是业务应用软件的组成部分,根据不同单位(市水利局、各区、各镇水行政主管部门等)、不同部门(防办、水资源管理部门等)、不同业务和不同应用人员的具体业务需求,通过调用或组装支撑应用部分的基本组件,满足不同用户的实际业务应用需要。

  所有业务应用在一个框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同时,在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支持下,又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用户应用,从而实现统一框架内满足不同业务应用需求的目标,以保障信息共享和切实减少重复建设。

  在建设具体业务应用时,根据资源的共享要求,信息采集设施、水利信息网、信息汇集与存储和信息服务均不得重复建设,其建设原则上由先建的业务应用负责,后续的业务应用进行补充与完善。

  支撑应用和用户应用是业务应用软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发具体业务应用软件时,必须按照具体业务应用的需求,划分出便于复用的业务处理逻辑,若支撑应用中没有相应的基本组件,则开发该组件,否则,不再重复开发,通过调用或组装支撑应用中的基本组件实现具体用户应用。

  随着业务应用软件的不断开发,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支撑应用不断完善,软件开发的复用程度越来越高,形成水利行业内共享的软件资源。

  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支撑,由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机制、相关政策、投资和人才队伍等要素构成。

  

  根据水利业务应用特点,水利行业业务应用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水利行政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决策、水质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监测、水利工程管理、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水利信息公众服务、水利规划设计管理和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等。

  防汛抗旱业务应用建设的总目标是在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支撑下通过系统建设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做出降水、水情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汛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具体目标包括:

  1、建成防汛抗旱综合采集系统

  通过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等先进技术建设和完善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采集系统,提高时效性。

  2、完善现有防汛通信设施

  提高和加强防汛通信的保障能力。

  3、决策支持系统建设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建立为佛山市、各区机构和各镇级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支持的系统。该系统能提高三级防汛抗旱部门的工作效率、质量、效益以及决策的科学性,达到及时完成各类防汛抗旱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存储管理;以数字、图、文、音像等方式快速灵活地提供雨、水、工情和灾情的实时数据和历史背景资料,以及有关资料的深层挖掘和信息服务;提高水文预报的精度,延长水文预报的预见期;改善防洪调度手段,提高模拟分析能力,加强调度的科学性;快速、科学地对灾情进行分析、统计和评估;提高防汛抗旱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旱情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并做出趋势预测;对全市防汛抗旱数据库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主要包括综合办公、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和科技外事管理等业务应用。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业务应用建设的目标是通过综合办公、水利规划计划管理、财务管理、人事人才管理和科技外事管理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提高业务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1、综合办公系统

  综合办公系统是指水利系统各级各类部门的日常办公自动化系统。依托水利行业已启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以服务工程、服务经济、服务管理、服务职工为指导思想,采用国内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科技成果,用二到三年时间,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水利行政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行业内各部门间互联互通,改善协同工作环境,提供信息查询和共享,实现办公自动化,为生产科研、行政管理、领导决策提供支持信息。

  综合办公系统主要包括公文(含机要、人大政协提案)、政务信息、值班、会议、督察、信访、政策法规、领导和机关工作计划安排、政务公开及公众服务、公文一体化档案管理等内容。

  综合办公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水利部门政府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业务管理需求的变化不断改进与完善,逐渐形成支撑现代化日常办公事务的基础工作平台。

  2、水利规划计划管理系统

  按照目前水利规划计划的管理模式,实现各级水利规划计划部门业务的计算机管理,并为地(市)水利(务)部门预留接口。

  通过制定全面合理、科学系统的指标体系,有机地在各种信息间建立其内在的联系,对水利规划计划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从而使得规划计划的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提高规划计划对水利事业的指导作用。

  水利规划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中长期规划计划管理、项目审查审批管理、项目立项管理、前期项目管理、基建计划管理、生产计划管理、合同管理、投资分析决策管理和统计管理。

  3、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构建全市水利行业各级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保障部门预算和财政国库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加快核算速度、规范核算质量、及时汇总报表;强化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财务系统管理水平,实现水利系统财务信息管理数字化和网络化。

  4、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

  遵循国家、省、市标准,高起点、高要求建立水利系统人事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以水利局机关人秘书科为中心,覆盖全市水利系统各单位人事部门的多层次、开放式、智能型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日常人事管理工作的数字化,数据分层次、分单位、分部门、分块维护更新,集中与分散存放相结合,供各级人事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使用。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各级人事部门和各级领导日常办公、宏观调控及科学决策提供支持。

  人事人才管理系统包括:人员及机构管理、干部任免管理、专业技术干部及高级专家管理、技术工人及特殊技能人员管理、劳动工资管理、人事档案管理、安全卫生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分析及报表管理等。

  5、科技外事管理信息系统

  科技外事管理信息系统以事务管理为核心,管理科技外事办公的各种信息,主要解决水利系统科技外事办公业务中的各种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完成信息采集、加工、上报、检索打印等功能,涵盖水利系统科技管理、国内科技及经济技术合作和交流业务中的各项工作。主要包括:国内合作管理、科学技术及技术监督管理、外经管理及合作交流管理。

  水资源管理决策业务应用建设的目标是:以基础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政策法规与安全体系为保障,建成一个覆盖全市范围、提供多层次服务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两大部分。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两大功能,第一是来自各方面涉及水资源管理的信息的接收、归类、编号、保存,并随时为各应用系统调用;第二是对一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汇总。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主要依据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包括水资源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取水许可管理、水资源配置、水环境影响与保护、水域功能区与排污总量管理、排污口管理和水资源管理保障。

  水质监测与评价业务应用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固定、移动、自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水质信息采集手段定期监测常规信息、快速监测突发性水污染信息,提供水质信息服务和水质趋势预测,及时进行水质预警预报,确定主要污染源,提供应对措施预案并进行评估。

  建设内容包括信息采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和水质评价信息系统等。

  信息采集系统由常规监测信息的采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移动实验室、水质自动监测站组成。主要内容包括在西、北江和各主要支流各水环境监测中心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站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系统,建立以无线(或卫星)传输方式为主的移动实验室信息采集和传输系统,形成固定、移动、自动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信息采集网络。

  水利局水质监测中心和各区水质监测分中心结合公众信息服务系统,向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提供水质监测信息。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实验室信息管理、水质信息数据库管理和信息处理与发布等。

  水质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满足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社会公众对水质信息的需要;提高对突发、恶性水质污染事故的预警预报及快速反应能力,判断发展趋势及成因分析;对决策支持及常规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为管理部门提供多方位、多侧面的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提高各级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标准化水平。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业务应用的建设目标是:以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以下简称“3S”技术)为手段,对全市及各行政区域的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多时相动态监测,对水土保持信息进行管理,对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效益进行评价。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为水土保持区域治理和小流域治理的工程设计、经济评价和效益分析服务,提高水土保持监测、设计、管理和决策的水平。

  建设内容包括:水土保持信息采集,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处理,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支持,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决策支持,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滑坡、泥石流预警决策和水土保持综合信息管理等方面。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业务应用建设的目标是:收集和整理各类水利工程设施的基础资料、历史沿革、现状情况,存储和管理在建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技术规范、移民方案以及进度控制、质量管理、招标活动、技术专家库,建设与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施工、监理、咨询等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资质资格等动态信息,提高水利基本建设、运行维护和移民安置的管理水平和规范化程度。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包括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和水利移民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主要包括:政策法规管理、项目管理、评标专家管理、招投标管理、水利建设公告管理、资质管理、市场监督管理、质量管理和概预算与财务管理等。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包括:河道、渠道、水库、湖泊、堤防、治河工程、涵闸、蓄滞(行)洪区、圩垸、机电排灌站、灌区、水利枢纽、水保工程、农村水电和水利移民等方面的管理。

  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业务应用建设的目标是:收集整理已建、在建和待建水电站的基本信息以及农村电气化县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信息,建立水电资源需求预测、分析、模拟优化等数学模型,逐步建成覆盖全市及五区、镇三级水电及电气化管理机构的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管理信息系统,为编制水电资源中长期供求计划、合理配置、流域或区域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以及水电资源的宏观管理决策服务,提高农村水电及电气化的决策管理水平。

  水利信息公众服务业务应用建设目标是:通过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提供公共信息服务、开展网上审批、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门办公效率和透明度,促进廉政建设,加快水利政务持续健康发展。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网上申报:对水利审批中的一般性事项进行网上申报。

  水利发展概况:向社会宣传水利建设成就、现状及发展方向。

  水利机构与职能:介绍本地区水利机构的设置、主要职能,以便于社会参与和工作的展开。

  水利新闻:报道与水利相关的事件,如水利工程建设信息,水情、灾情信息,水资源的调度信息等。增进公众对本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了解,以获得及时的信息。

  水利科技:发布与科技相关的信息,如水利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科技攻关信息,水利技术的推广应用信息,科技成果的评审、鉴定和奖励信息,水利科技统计信息等。

  水利工程:刊载水利工程方面的信息,包括水利建设规划信息,项目建设概预算信息,重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管理信息等。

  水情、雨情简报:水情、雨情简报主要报道本地区的水情、雨情情况,以便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广大群众及早的做出防备措施。

  工情、灾情简报:对本地区的工情、灾情信息做出报道,以利于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损失。

  政策法规:报道与水利相关的政策法规,如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资源管理,保护和节约用水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公告信息:报道与本地区相关的信息,如:人才招聘、工程招标信息等,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水利系统各级政府的廉政建设。

  水利规划设计管理业务应用建设目标是:建立勘测、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所需的水文、地质、工程和社会经济等基础资料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水利规划设计提供服务。

  建设内容包括: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子系统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

  水利水电工程仿真子系统支持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水电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大型调水工程、防洪减灾和工程运行管理等业务应用,进行技术方案的综合研究与比选。

  计算机辅助设计支持子系统引进或开发一系列较完整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业设计软件,建立完整的覆盖规划设计全程的方案比较、工程设计、分析计算和图档审签集成系统。集成方案设计软件、造型渲染软件、通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通用计算机辅助教育软件、各专业设计软件、图素参数引用软件、图档引用与审签软件、规程规范全文检索软件与工程参考文献全文检索软件为一体的设计系统,将专业软件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有机结合,以设计流程管理中资料互提、网上校审为基础,形成信息有序传递的集工程规划、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为一体的设计环境。

  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建设目标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水利文献信息资源进行联合编目,按统一标准进行数字化加工,逐步形成能够在网络上实现远程查询、异地阅览的水利文献信息服务系统,最终建成能够进行网上浏览、网上下载的水利专业数字图书馆,并作为佛山水利数字图书馆的组成部分。

  建设内容包括:文献资源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文献资料光盘检索系统和多媒体点播系统。

  文献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要遵循需求与市场实际相结合、文献信息集中与分布存储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原则,兼顾数据一致性和标准性等原则,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对水利系统所需的科技图书、期刊等文献进行联合编目、统一采购,按统一标准进行数字化加工、标引,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的水利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主要包括:基础信息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及各种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库。

  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系统,实现各专业数据库连接和维护的自动化。

  文献资料光盘检索系统提供在网上高速的存取服务。提供对文献资料光盘制作、光盘共享系统的实现、光盘共享系统的检索等功能。

  为数字图书馆设计专用的多媒体点播系统,提供多种方式的下载和欣赏图书馆提供的各种音频、视频多媒体资料。

5.11台风及热带气旋管理系统

  由于佛山地处沿海,和气候影响,台风灾害是我市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1949年以来,对佛山市区有影响的台风89次,平均一年有一到两次台风对我市造成灾害。台风及热带气旋管理系统建设目标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建国以来影响我市的台风及热带气旋资源进行联合编目,按统一标准进行数字化加工,逐步形成能够在网络上实现远程查询、计算机仿真、计算机模拟的台风及热带气旋服务系统,最终建成能够进行网上浏览、网上模拟的台风及热带气旋管理系统。

  建设内容包括:台风及热带气旋资料收集整编、台风路径模拟、台风灾害影响,台风走势分析、路径模拟、路径相似性分析和路径区域分析系统。

  台风及热带气旋资料收集整编: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整理建国以来影响我市的台风,包括台风的位置信息、风力风速、移动速度、中心气压、台风基本信息等。

  台风路径模拟: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出台风的运行轨迹、影响范围、移动方向、移动速度以及台风灾害影响。

  台风走势分析:通过与历史台风资料的对比分析,预计现在出现的台风及热带气旋的走势,对防台风启到科学决策作用。

  路径相似性分析和路径区域分析:对出现的台风,进行路径相似性分析,找出与当前路径相似的台风,用相似路径的台风的防风策略,来指导当前台风的防御工作。

  路径区域分析:对当前台风出现的区域进行分析,分析当前台风,在本区域出现的概率,便于提前布置和准备台风的放置工作。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结合当前水利工作重点,需将信息基础设施和前期条件较成熟的一部分业务应用作为重点工程在近期先行启动。

  重点工程包括佛山市水利数据中心、佛山市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含水利门户网站)等。

  以重点应用工程建设为基础,初步构建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水利信息化重点建设工程是以项目建设方式推进水利信息化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在规划的统一指导下,根据业务应用的需求,在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的框架内,将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与保障环境有机地共同推进,为水利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创造条件。

  1、基础与应用并重

  根据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业务应用需要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以确保资源共享的实现。在实施重点建设工程时,不但要重视单个项目业务处理功能的实现,而且要充分保障属于基础设施的部分符合基础设施的技术要求与管理要求,做到基础与应用并重。

  2、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

  重点建设工程涉及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各方的积极性,按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将资源共享作为项目建设的重要目标,统一部署,各负其责,协同建设,相互协调,既注重满足各级各类业务应用的需要,又注意相互协调与配合。

  3、注重保障环境的营造

  信息化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各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应充分重视保障措施的建设。特别是应将系统的安全性与标准化需求作为应用需求的有机组成部分,确立以重点建设工程带动信息化保障环境营造的基本策略。

  佛山水利数据中心是水利信息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建设是实现资源整合、综合利用水利信息资源、规范基础信息、有效实现信息共享、改造传统工作模式、降低业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措施。

  利用现代的通信、计算机、信息管理等技术,建成先进实用、安全可靠,集基础性、全局性的水利信息资源存储管理、共享与交换、发布、应用服务、托管、安全管理、标准制订、技术支持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数据中心。通过佛山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形成水利信息资源的服务窗口,初步形成持续稳定的数据汇集、管理、维护的运行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现代水利业务发展的需要,并作为佛山基础数据共享体系的一部分,提供水利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规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设高标准机房、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基础设施,遵照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整合信息资源,逐步建成佛山水文水资源基本数据库、水利工程基本信息库、水利基础空间数据库、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和水利行政管理基本信息库等五个全局性的基础数据库,并通过水利元数据系统和水利信息目录体系以及数据安全体系提供信息交换、共享与应用服务,满足各专业日常业务的基本数据需要并提供相应的延伸服务。

  佛山水利数据中心建设作为深入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不仅要实现对水利信息的收集、整合、加工和管理,还要承担对水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行技术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多方面的任务,其主要任务包括:

  组织并承担水利系统全局性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库建设、运行和管理任务,包括佛山水文基本数据库、水利空间数据库、水利工程基本信息库、水资源数据库、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和水利行政管理基本信息库。

  在推进水利业务信息应用系统的建设过程中,支持相应专业数据库的建设与更新,并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佛山水利数据中心建成后,各类专业数据库的共享服务内容原则上纳入佛山水利数据中心统一考虑。

  根据需要承担业务应用系统及其专业数据库的托管业务。

  负责建立、维护和管理水利元数据库系统和水利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监督、协调信息交换过程和内容。成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地市级统一对外的信息交换中心,以及完整的水利信息共享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佛山水利数据中心总体结构由信息汇集与存储、信息服务和支撑应用三个层次以及技术标准、信息安全两个体系共同构成,其中信息汇集与存储又包括运行环境、数据存储和数据管理三个部分。

  包括:软硬件设备配置、机房建设和备份中心等运行环境建设;

  以数据安全为重点的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

  以国家、行业和国际标准为基础,在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下,建设水利数据中心需要的信息技术标准;

  在充分收集整合现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基础性的水利空间数据库、水利行政管理基本信息数据库、水利工程基本信息数据库、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建立水利元数据库系统和水利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建立持续稳定的数据更新机制;构造信息共享服务技术平台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结合业务应用软件开发,建设和管理支撑应用,为水利行业各种专业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软件资源共享服务,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应用系统的技术水平。

  防汛减灾是水利的重要工作之一,要求信息的采集迅速、传输可靠、处理能力强。因此,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佛山防汛指挥系统,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佛山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必须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策略,充分重视与基础设施和保障环境的融合。

  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需求,建成一个以水雨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系统和雷达测雨系统为基础、通信系统为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的佛山防汛抗旱指挥系统。要求该系统先进实用、高效可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为各级防汛抗旱部门及时地提供各类防汛抗旱信息,较准确地做出降雨、洪水和旱情的预测预报,为防洪抗旱调度决策和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

  佛山防汛指挥系统由信息采集、防汛通信、计算机网络及决策支持和天气雷达等五个分系统组成。

  1、佛山报汛站中的雨量和水位观测,全部采用数据自动采集、长期自记、固态存储、数字化自动传输技术,以提高观测精度和时效性。佛山报汛站的测洪能力提高到接近或达到相当于设站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或略高于堤防防御标准的水平。大江大河站在发生超标准洪水或意外事件的情况下,有应急测验措施。对流量、泥沙等其它水文信息通过人工置数进行数字化自动传输。

  通过对佛山报汛站报汛设施的更新改造和5个水情分中心的建设,实现在半小时内收集齐300个佛山报汛站的水雨情信息的目标。

  2、建成分布合理,初具规模的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网,初步实现工、旱、灾情信息采集的实时化和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工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通过5个防洪区、工程管理单位的工情信息采集点、5个工情分中心的建设,对工程险情和突发事件要测得到,报得及时,处理快速,信息丰富直观,包括图形、图像、声音和分析结果等。建立健全旱情测报网,旱情信息的采集和传输,要规范化,要能掌握面上的旱情,并通过旱情信息处理系统的建设能够对水文气象干旱、农业干旱等做出分析评价和趋势预测。要采用先进的通信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灾前灾中的灾情监测和分析,以及灾后的灾情统计和评估。

  3、在水利局和政府资源网、电信、广电等有关协议的指导下,根据防汛需要,首先考虑使用电信公用网,充分发挥已有防汛通信网设施的功能,提高和加强防汛通信的保障程度。为防汛抗旱调度指挥提供可靠的通信保证,为全国防汛抗旱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提供可靠的通信信道。

  4、建设地市级分中心及其以上的骨干网、地区网、城域网和部门网,提高信息传输的质量和速度,为实现30分钟收集完300个佛山报汛站信息的目标提供网络支持,支持工情、灾情、旱情信息的实时收集、传输和处理,提高信息共享的程度和各种信息流程的合理性,并通过防汛抗旱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带动整个水利信息网的建设。

  5、以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等开发技术为手段,建立为佛山、各区机构和乡镇级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技术支持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能提高三级防汛抗旱部门的工作效率、质量、效益和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由综合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系统两个主要部分组成。

  综合数据库是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支撑,存储和管理各子系统所需的公共数据。综合数据库划分为以下六个数据库:实时水雨情库、工程信息库、社会经济信息库、图形库、历史大洪水数据库和热带气旋数据库。

  应用软件根据现行防汛决策流程、工作体制及其对决策支持的要求,划分为十个子系统。各子系统在综合数据库的支持下形成一个结构清晰、功能齐全的应用软件。

  信息接收处理子系统的功能为接收来自全市各江河、省级系统、工情移动采集站等的各类雨水情、工情、旱情和灾情信息,根据信息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数据进行预处理,经分类后存入各类数据库中,并能将有关信息及时转发,供其它应用系统调用。

  信息接收处理系统将运行在佛山系统、各区机构、各乡镇以及各信息分中心。

  气象产品应用子系统的功能可分为十项,分别为数据接收与预处理、数据库与数据管理、通用数据处理分析、人机交互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综合管理服务、降水天气监测预测、流域面雨量定量估算和预测、水文气象干旱监测预测、产品质量评估和产品服务。

  洪水预报子系统的建设任务是建设一个通用的佛山洪水预报体系结构;建立满足国家、省防总、佛山防办防洪调度需要的大江、大河河实时洪水预报作业系统。通过系统建设,洪水预报系统要实现如下功能:

  在天气形势分析和实测降雨的基础上,分别完成大江大河干支流主要控制站、防洪重点地区、重点水库和蓄滞洪区具有不同预见期和精度的洪水预报,为防洪决策提供参考或依据;对不同降雨模式、工程的不同运用方式以及不同的洪水调度意见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分析洪水调度中的不确定因素,协助制定洪水调度决策方案;预测中长期河道径流量,为水资源的利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预报我国沿海、风暴潮的增水,为我市防台风准备提供依据。能实现模型参数的手工或自动率定,形成流域预报方案。

  防洪调度子系统功能主要包括防洪形势分析、防洪调度预案制定、防洪调度方案仿真、防洪调度方案评价、防洪调度成果管理、防洪调度系统管理等。

  灾情评估子系统是佛山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中,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灾害发生的全过程。

  信息服务子系统是为各级防汛部门有关人员(包括决策者、专业人士、相关人员)提供防汛有关信息(包括历史、实时水雨情、工情、旱情、灾情等)查询服务的应用系统。其工作内容包括综合数据库所有内容的查询。

  汛情监视子系统由流域背景图显示、查询、监视和汛情预警四个部分组成。

  会商子系统为会商现场提供决策支持环境和手段,满足决策者对防洪决策信息的需要。会商系统的功能包括:收集整理会商信息、支持会议汇报、会商结果处理、会商环境建立。

  防汛抗旱管理子系统是对防汛抗旱业务有关的办公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九项:防汛抗旱人员信息管理、防汛抗旱部门信息管理、防汛抗旱抢险队伍信息管理、防汛抗旱文档管理、防汛抗旱物资管理、防汛抗旱组织管理、防汛抗旱经费管理、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值班管理。

  抗旱信息处理子系统功能可分为信息接收处理、专用数据库管理、旱情监视、旱情分析、支持会商决策、旱灾损失和抗旱效益评估等六个方面。

  6、与佛山气象局合作,利用气象局新一代天气雷达,组成佛山天气雷达网。

  水资源管理是水利的核心工作之一,建设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对实现水利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必须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策略,充分重视与基础设施和保障环境的融合。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基础信息资源开发为基础、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依托、政策法规与安全体系为保障,建成一个覆盖全市范围、提供多层次服务的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依照实际需求,由水资源评价、预测预报、决策支持、调度、评估、中长期规划和信息发布等应用组成。

  1、信息资源开发建设

  水资源管理决策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有关的地理、社会、经济信息(如区域行政区划、地形、地貌、人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水资源分区情况、政策法规等);水资源信息(如降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土壤墒情);水资源工程基本状况信息(包括已建、在建和规划的取水、供水工程信息,如:水库、渠道、涵闸、城市供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用水户和用水定额信息(如用户类型、供水保障级别、供水量、水质要求、高峰供水时段、实际用水、耗水、污废水排放量、排放类型及水价等);灾情(包括洪涝、干旱、水污染、突发性工程事故与管理事故灾害等);生态环境信息(包括水土流失状况、植被、地温、湿度、地下水漏斗、地面沉降、盐碱化、荒漠等);水资源评价、水中长期供求预测成果信息等。

  2、业务应用

  业务应用主要包括:

  水资源评价应用:水资源评价包括水资源数量评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质量评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

  预测预报应用:水资源预测预报主要完成水资源供需分析和趋势预测,来水预报包括地表水资源(即河川径流)预报、地下水资源预报、水质预报等;需水预测包括生产(工业、农业)需水预测、生活(城镇、农村)需水预测、用水状况分析、生态需水预测等。

  决策应用:综合分析水资源供给、需求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预测预报,依据决策目标和手段,生成一组或几组实现决策目标的可行方案并给出每个可行方案的风险及后果评价,构造会商决策环境。

  调度应用:依据决策活动阶段选定的方案,实施水资源工程调度、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及各种应急措施。

  评估应用:对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合理配置指标、承载能力指标、管理指标、水资源指标、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等。

  中长期规划:在实施水资源需求预测、分析、配置方案的模拟仿真、优化等模型应用基础上,为国家编制水资源中长期供求计划、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以及水资源宏观管理决策服务。

  信息发布应用:及时向社会提供水资源信息服务。

  水土保持工作十分需要以遥感技术为代表的多项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建设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也是充分开发水利信息资源的迫切需要。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策略,充分重视与基础设施和保障环境的融合。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全市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各区机构中心站、分站为监测信息管理基本构架,以监测点地面观测为基础,全市性、区域性抽样调查为补充,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改造和拓展全市水土保持信息采集方式,形成快速、便捷的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发布系统,实现对全市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的动态监测现代化,促进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全面提高全市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规划、科研、示范、监督和管理水平。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由全市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网络、全市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标准与规范、基础数据库、安全体系和业务应用组成。

  加强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信息化建设,以全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监测为主,兼顾一般,全市性、区域性的控制性监测与局部地区的定位观测相结合,努力实现与其它相关行业的资源共享,建立形成满足不同层次管理、决策、规划设计、监督管理需要,服务于水土保持规划、科研、监督、示范和管理等多方面的监测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应具有数据管理功能、数据通讯功能、动态分析功能、决策支持功能、信息服务功能。系统建设内容如下:

  1、全市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根据不同层次对数据精度、采集频率要求的不同,各区机构与各乡镇相结合,“3S”技术与常规监测、水文监测等相结合,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体系,完成各种水保监测信息的采集处理。根据业务需要,对水利信息网进行必要的扩充。通过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建立先进完备的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实现数据上传下达的自动化管理。

  2、全市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标准与规范制订

  为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保证信息化系统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设好全市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信息化标准体系,尽快开展规范相关的各个专业的信息编码和数据接口等标准化工作,制订水土保持监测规范、标准,规范各类统计报表格式,形成网络传输上报、结构化存储。

  3、数据库建设

  基础数据是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建立基础数据库是实现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手段,也是社会服务的需要。主要包括动态信息库、历史文献信息库及相关信息库等。

  4、安全体系建设

  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存储大量的办公信息、历史和实时的水土保持信息以及其他重要信息。为保证系统安全,需按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建设信息安全体系。安全体系的建设与信息化保障环境建设相结合。

  5、主要业务应用

  利用“3S”技术形成水土保持监测预报系统,在主要河流开展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尤其是对多沙粗沙区、重点支流和内陆河流域的水土流失及其变化情况进行快速监测和定期普查评价,对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投资进行跟踪调查;对流域内的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其管理、科学研究等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开展水土流失专题调查、定点定位观测和新技术应用等专项研究,并逐步实现水土流失的计算机仿真模拟和预测预报等。

  根据各级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机构的职能和任务,除了需要及时准确监测、收集所辖区域的水土保持状况,对水土保持形势做出正确分析、预测、预报,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还需要全面采用新技术,加强水土流失的预测、预报研究,通过方法创新,尽可能地延长预见期,提高预报精度,以便使水土流失治理方案的制订更加科学、严密,使灾害资料更具准确性,以适应对水土流失有效治理的要求。加强水土流失灾害评估方法研究。以会商系统为依托,建立基于各种模型分析、反映专家经验的综合决策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信息公众服务是指面向社会传播各区和各流域重大水土保持动态,提供水土治理的重要信息,介绍各水土保持区域自然概况,增强国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实现水土保持管理职能政务公开化。通过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使水土流失治理开发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

  要从总体上有效地解决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必须将水质与水量问题提到同样的高度予以对待。

  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按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策略,充分重视与基础设施和保障环境的融合。

  全市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建设的总目标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实现全市水质监测数据的传输和共享,科学、高效地完成水质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日常业务,并促进信息资源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中的有效利用。

  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具体目标是:

  实现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对全市水质监测与评价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分析、合理的分类和组织,理顺信息流通的渠道,严格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管理,建立统一的信息存储交换标准,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并能方便、直观地访问相关信息。

  提高管理和工作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各种专业应用系统,提高数据传输和分析效率,提高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提高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全市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是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服务的,反之可以从信息管理的角度发现水资源保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管理组织和管理职能的调整,以实现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主要由水质评价子系统、水质预测子系统、水功能区管理子系统、排污口监督管理子系统、水质信息发布子系统、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子系统和水质预警预报子系统组成。

  1、分级建设

  全市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即地(市)级、县区级、乡镇级。

  地(市)级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全市各个流域的水质的变化和趋势,对全市的水质情况做出宏观的评价。

  县区级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本县区的水质的变化和趋势,对该县区的水质情况做出总体评价。它的信息主要来自各县区。

  乡镇级是目前我市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的基础,直接担负着水质的监测、分析、统计和评价等任务,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水污染控制担负着具体、实际的责任。乡镇级的数据除了能直接传到县区级外,还可以直接传输到地(市)级系统。

  2、信息管理

  建立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指标体系:从水质监测和评价的各类信息分类入手,全面分析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的信息需求,自上而下逐层分析,建立全面的、有效的、科学的监测和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统一的信息交换格式标准:为了保证各种信息的传输,保证信息对水质监测和评价工作的有效支持,实现信息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格式标准。

  提供方便的信息管理功能,包括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传输、维护等内容。

  3、业务应用

  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功能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信息管理与维护功能;二是信息分析与评价功能。

  信息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信息录入、信息维护、信息处理、信息访问和交换等。信息主要包括:背景信息(自然环境背景信息、水文信息、气象信息、降水信息、相关水生生态信息、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法律法规数据、其他相关文本资料);监测信息(常规水质监测信息、省界水体监测信息、水功能区监测信息、供水水源地水质监测信息、排污口监测信息、自动监测信息、移动监测信息、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监测信息、地下水水质监测信息);评价成果信息(业务支持信息、业务生成信息);空间图形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各流域水系分布图、各流域重要水利工程分布图、各流域取水口分布图、各流域排污口分布图、各流域水功能区划图、水质监测站网分布图、相关卫星遥感图像、相关图片和影像等)。数据库系统具备数据录入、维护,数据处理,数据访问,数据交换功能。

  信息分析与评价:主要包括单因子、多因子水质评价、水质信息发布、水质趋势分析预测、水功能区监督管理、排污口监督管理、取水区水质管理、水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等。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水利行政资源的有效管理,达到充分挖掘历史信息,为水利服务的目的。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对综合办公、水利规划计划、财务、人事人才和科技外事等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应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建设,改变水利行政各部门之间办公信息交换的方式,强化水利门户网站建设,提高政府办公透明度,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提高办公效率,加强监管,增强公众服务能力,为水利现代化服务。

  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由综合办公系统、规划计划管理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科技外事管理信息系统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户网站组成。

  1、综合办公系统

  综合办公系统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公文管理子系统:实现公文(包括机要、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管理中起草、审核、传阅、批示、签发、督办、查询等全部过程的自动化管理。

  值班管理子系统:支持值班管理。

  会议管理子系统:完成会议计划、安排、记录、查询、会议通知、会议纪要等综合会议管理功能的自动化,减少会议开支,提高办公会议效率。

  督查信息管理子系统:实现对政务活动的监督检查。

  水利电子信访管理子系统:确保每封来信、每起来访都有结果和回音,对重要信访能及时上报地(市)级领导。对来信、来访能做出详细的统计、方便查询。

  政策法规查询子系统:将与水利有关的、已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规章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在网上对外提供信息服务。

  领导和机关工作安排管理子系统:根据各使用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各级领导的日、周、月工作计划、日程安排、工作总结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在日程安排中能查看到应当处理的所有公务和日程安排,领导之间可通过查询,及时掌握和了解各级领导的动向,为安排相应的工作提供依据。

  政务公开及公众服务子系统:将需要向社会公开的文件,在网上发布。

  公文一体化档案管理子系统:建立公文检索系统,将处理完毕的公文直接归档,以便查阅。提供符合国家、省、地(市)档案局档案管理规范要求的分类组卷、合卷、拆卷、档案借阅等多种功能,并根据用户需要提供专题组卷的功能,检索条件可任意组合,供用户检索查询,并提供统计及打印功能。

  2、规划计划管理信息系统

  规划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由以下7个子系统构成:

  中长期规划计划管理信息子系统:负责水利发展3、5、10年等规划计划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前期计划管理信息子系统:负责水利发展项目的审查审批立项管理工作、水利前期项目年度建议计划、年度计划等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基建计划管理信息子系统:负责水利基建年度建议计划、年度实施计划、项目完成情况等的编制和管理工作。

  生产计划管理信息子系统:负责进行项目实施计划的管理。

  合同管理信息子系统:负责水利发展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

  投资分析决策管理信息子系统:负责水利发展项目的投资分析决策管理工作。

  统计管理信息子系统:负责水利发展项目的统计年报、季报、月报编制、水利发展项目的统计专项调查和管理工作。

  3、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采用有经关部门鉴定过、先进实用的财会软件、部门预算和国库制度改革软件、国有资产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管理软件等,构建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使用合适的财会软件(总帐、报表、领导查询等模块)、部门预算软件、国库支付软件、国有资产管理软件进行帐务及财务信息处理。

  建立财务部门的虚拟专用网络。

  购置成熟的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商业软件,将财务管理文件资料、公文、财经法规、各类档案材料等分类录入软件。利用软件提供的功能,进行分类查询、索引,实现财务公文、档案管理办公自动化。

  构建财务系统网站,发布与财务有关的信息和报表汇总等。

  4、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

  人事人才管理信息系统由以下8个子系统构成:

  人员、机构管理子系统:对所属人员、机构等基础人事信息进行日常管理。

  干部任免管理子系统:对干部任免考察、年度考核、后备干部管理、领导班子建设等等信息进行日常管理。

  专业技术干部及高级专家管理子系统:对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评审、聘用信息及高级专家数据库进行日常管理。

  技术工人及特殊技能人员管理子系统:对技术工人职业技能等级的申报、鉴定、聘用和特殊技能人员的信息进行管理。

  劳动工资管理子系统:对所属各类人员(含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离退休费)变化情况进行日常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子系统:对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查阅、转递等数据进行日常管理。

  安全卫生管理子系统:对安全生产事故登记、隐患处理、职工健康体检等信息进行日常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对人才需求、流动、规划配置、教育培训等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并能进行人才测评,为人事任免、人才招聘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5、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科技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由科学技术及技术监督管理子系统:主要对科研规划与政策、科技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成果评审、科技成果、科技文献、技术标准进行管理,实现有关信息的采集、处理、查询功能。

  6、门户网站

  门户网站是为水利系统内部及水利系统外部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的窗口。通过水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建设,实现“一站式”服务,变单向信息发布为双向信息交流,强化政务公开、实施网上申报、接受公众监督、完善水利管理,使新时期水利工作更加贴近社会与公众,增强政府办公透明度,提高办公效率和公众服务水平。

  水行政主管部门门户网站以信息库为基础,建立比较全面的信息发布与信息查询系统,逐步实现审批业务的网上申报,并提供过程与结果信息查询。主要提供以下服务:

  1)信息发布:面向社会公众发布实时水情、雨情、工情、水资源、水质与水生态、水土保持、政务审批结果和水利新闻等。

  2)信息查询:系统提供的查询内容有各级水利主管机构的职能职责、水利政策法规、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情况、水利经济、水利科技成果和水利科普知识等查询。

  3)信息交互:系统提供信息交互的主要内容包括网上申报、审批信息反馈、政务公开、技术交流、公众意见与建议收集、信访网上接待和咨询服务等。

  

  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是水利信息化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信息化要求资源的高度共享,需要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政策措施,需要切实有效的安全保障,需要共享资源的健全机制,需要科学有序的建设与运行管理,需要畅通的资金投入渠道,需要大批水利信息技术人才。

  保障环境的营造,应保持适度超前。

  标准化是实现信息化的基本要求。水利信息化建设与管理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实现水利信息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以保障水利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减少重复开发,需要在信息采集、汇集、交换、存储、处理和服务等环节采用或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在这些环节中,已存在各个层面的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但这些标准不能完全满足水利信息化对标准的需要,需要结合水利信息化的特点,制定水利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建设相关标准,逐步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

  标准化需要相应的标准体系与标准化指南等措施的支持。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切实执行国家、省和地(市)标准,构建一个科学、系统、先进和开放的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

  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是对所有需要遵循标准的总体描述,包括现有、正在制定和应制定的所有标准。

  体系框架由术语、分类和编码、规划与前期工作、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化管理、安全、地理信息等组成。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作为“水利技术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由专业门类、专业序列和标准层次构成的三维架构组成,局部结合信息化的特点进行派生和完善。

  水利信息化标准建设应充分考虑到水利行业特点,对各相关专业加以全面规划,从信息的分类、采集、传输、存储、交换、应用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

  水利信息化建设与一般的工程建设存在差异,涉及面广,需要协调的关系比较复杂,缺少可引用的标准。如果不遵循标准或缺少标准,水利信息化的进程将受到严重影响。在水利信息化过程中,应针对水利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参照已有相关国际、国内标准,制定水利信息化各类标准,尤其是信息术语、分类与编码和数据库等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

  标准建设应在统一的标准体系框架下结合重点工程建设,优先实施,急用先建。

  标准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基础,随着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也将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标准体系的完善。标准化指南是关于引用标准的标准,用来指导水利信息化相关标准的引用。

  水利信息化的标准化是指信息化建设必须应用的信息技术、信息和相关管理的标准化。主要涉及信息技术术语、信息表示、信息处理技术、媒体、软件、数据库、网络通信、数据交换、办公自动化、业务应用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等方面的标准化。

  标准化的主要特点是简明化、统一化、系列化、通用化和组合化。

  为了有效实施标准化,方便标准的正确使用,必须严格贯彻《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作为水利信息技术标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以指导水利信息化标准的实施,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以确保和促进水利信息化的健康发展。信息安全体系的框架包括:安全策略、安全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标准、安全技术、安全基础设施和安全服务等。

  国家正在组织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水利信息安全体系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遵循国家制定的安全策略、安全法规、安全标准,执行国家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符合国家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采用国家认证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服务。

  安全体系建设贯穿于水利信息化的全过程,体现在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保障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随着国家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工作的进展,结合水利信息化的具体情况,加强统一规划、设计和协调,依托信息化工程建设,从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强安全管理,不断充实完善,形成完整的水利信息安全体系。

  国家规定涉密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应用等不在政务外网系统上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及规定。

  1、实体安全

  通过建设符合安全标准的机房环境,加强设备及场地安全管理等措施,提高实体安全水平。

  2、政务内、外网的物理隔离

  根据国家规定,政务内外网必须完全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因特网逻辑隔离。

  3、网络安全

  采取防火墙、代理技术控制网络行为;采取端口扫描、入侵监控的技术帮助发现系统漏洞,监视非法入侵;采取访问控制技术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未授权数据,等等。通过多种技术的结合,保障网络安全性。

  4、建立政务信任体系

  首先建设部门网范围内的认证系统,条件成熟时,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建立以PKI为基础的水利局认证中心,管理水利系统内部用户的注册、颁证、认证和授权。

  5、强化内部审计

  从网络级、系统级、数据库级和应用级全面加强内部审计,防范内部人员的破坏。

  6、加固技术平台

  各类网络服务器要采用安全级别高的平台。要选用安全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要采用适当的备份措施,包括建设异地备份中心。

  7、病毒防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其扩散速度也越来越快,对计算机系统构成极大的威胁。为确保水利信息系统能正常、安全、高效地运行,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安全管理松懈及安全意识淡漠是更大的安全隐患。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有关系统安全方面的各项措施。加强各级用户的培训,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建立完备的安全组织和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应根据管理原则和信息的保密性,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并采用相应规范。其重点是:确定系统的安全等级,进而确定安全管理的范围;制订相应的机房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及应急措施;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

  广泛开展信息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全行业的信息安全意识,防范和避免行业内部计算机与网络犯罪。

  结合重点建设工程,进行信息安全的总体设计和信息系统安全工程建设,在系统验收时必须对信息系统安全进行测评认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时,也要充分考虑安全需求。

  水利信息化建设具有广泛采用新技术、结构复杂、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为了保障水利信息化的顺利推进以及信息系统建成后的正常运行,实现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必须加强建设管理,以需求为导向,确立与水行政管理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运行管理模式,并遵守水利信息化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相关规定。

  水利信息化建设需要严密的组织领导、周密的计划安排。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体制及其组织体系,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组织协调,加强和协调各级信息化领导机构和信息主管部门,合理配置资源,形成信息化建设的合力,把水利信息化建设推向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度。

  各级部门要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在统一规划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本单位的信息化工作,确保落实规划的建设内容。建立水利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在信息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做好资源共享工作。

  加强对信息工程的质量监督。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工程设计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工作,加大对重大项目的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健全信息工程的质量监督体系。

  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是在限定的时间、经费和资源条件约束下,依据质量体系的要求,实施进度管理和过程控制,以保障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的。

  水利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的原则,遵循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水利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特点,按照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体系要求,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建设管理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配备专职人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信息化建设的规定(如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项目监理制),并对整个工程实施基于质量保证体系和过程控制的建设管理。

  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原则上应该遵循“谁建谁管”的原则,并逐步推行运行维护的托管与外包。

  建立健全运行管理体系,协调各单位相关部门间的关系,减少运行管理的复杂度,提高管理的效率。

  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托相应机构,建立技术支持中心。

  技术支持中心需要建立服务对象及服务承担人的档案,实现问题提交、问题跟踪、问题更新、问题处理、处理记录、解决方案查询等工作。建立支持系统相关的信息库,如组织结构信息、人员信息、地理位置信息、资产信息、备件信息、维修信息等,以便在进行问题管理时提供相关信息,协助完成问题处理。要提供远程网络系统维护的功能,为用户提供快速、高效的技术支持服务。

  为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必须设置专项维护资金。根据国家相关的投资政策,水利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由各级地方财政分别承担。年度运行维护费需要考虑信息的更新问题,取费标准应高于一般工程建设投资5%运行维护费标准。

  要保证水利信息化的健康推进,实现信息化的规划目标,完成建设任务,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政策,保障资金投入,重视人才培养。人才是实现信息化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建设全方位、多层次、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研究、制定和落实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类政策,初步建立水利信息化的政策体系。制定并落实《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保证水利信息化健康有序的发展。

  制定鼓励、扶持水利信息化发展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吸引人才和投资导向的政策。重视水利信息化软科学研究,发挥有关学会、协会、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作用,鼓励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思路、模式、体制和机制以及核心技术等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加大水利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发挥地方财政的积极性。设立信息化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水利信息化基础性重大项目建设,加强信息化保障环境的建设。

  水利系统各级计划和财务部门应将水利信息化建设投入单独列项。水利科技部门应在每年的科技投入预算中单独安排研究资金用于推动信息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为适应水利工程管理发展的需要,今后应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新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的立项、设计和资金安排中,要同时纳入信息化建设内容,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应不少于工程总投资的10%。

  加强信息化建设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避免信息化建设资金多部门、多渠道申报与审批,避免资金分散投入、分散使用、分散管理。加强对全行业资金的统筹规划及合理使用,加强项目的前期研究。

  多渠道筹措信息化建设资金。争取国家政策性拨款和国际上优惠低息贷款,充分发挥地方对信息化建设资金的支持作用。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对水利从业人员进行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教育。把信息化知识培训纳入干部、职工的培训内容。要培养一批同时精通水利业务和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信息技术考评制度,列入个人考核内容。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以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创建一个有利于信息技术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系统研究吸引、稳定信息化人才的政策、措施,建立起一支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的骨干技术队伍。

  

  

  根据规划近期目标, 2004年至2005年,全市水利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框架,改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开发急需的重点业务应用,达到有效解决信息资源不足和资源共享困难,提供满足基本业务需要的信息服务,提高水行政管理效率,在水利局、五区机构和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水利信息化的目标。

  近期建设项目主要包括:

  1、基本建成水利信息网、水利数据中心和安全体系、综合信息采集体系,全方位构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

  2、健全信息化建设运行管理体制,统一标准规范,加强人才培养,营造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

  3、基本完成佛山防汛指挥系统工程(二期)和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启动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和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建设,部署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基本形成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

  1、综合信息采集体系建设

  通过对已有信息采集设施的整合、充实与完善,基本形成综合信息采集体系丰富信息采集内容、增强信息采集时效、提高系统利用效率

  按照对现有系统进行整合充实的原则,启动综合信息采集体系的建设,初步满足主要业务应用信息采集的急需;分布在空间上的离散信息的采集建设重点在地方和部分流域机构,宏观的、面上的信息采集建设重点在地(市)、各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跨行业和行业内部的信息交换在地(市)、各区等各级信息汇集节点,建立健全维护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

  大力应用遥感、全球定位、遥测、连续自动记录、实时采集传输等先进技术,为逐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多层次协同作业、结构相对完备的综合信息采集体系创造条件。

  2、水利数据中心建设

  近期以佛山水利数据中心和各区分中心试点建设为主要内容。

  佛山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内容包括:

  运行软硬件环境(机房、设施及软件)及备份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安全体系建设,标准建设。

  水利信息资源建设(佛山水文基本数据库、水利空间数据库、水利行政管理基本信息数据库、水利工程基本信息库、水资源数据库、水利技术标准数据库,建立水利元数据库系统和水利信息资源目录系统)。

  信息服务系统建设(通过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提供数据共享与访问控制服务、空间分析服务、遥感处理服务以及专业应用等服务,支撑水利部门户网站和水利信息检索与发布系统,为水利行业各种专业应用系统的开发提供统一的服务支撑,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以及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

  选择部分流域开展水利数据分中心试点建设,为各区分中心数据管理节点的全面建设摸索经验、完善标准、提供示范。

  3、水利信息网建设

  依托佛山防汛指挥系统工程,在充分利用佛山公共通讯资源的前提下,立足水利现有专网资源,建设上达省、下至地区分中心的多级信息传输网,解决信息采集节点到各级信息汇集节点之间的互联互通。连接省、各区的水利信息骨干网由水利局负责统一规划和组织建设,并配置相应的网络管理设施,对网络进行管理。连接各区和下属机构的网由各区负责统一规划和组织建设。各地区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原则上由所在的区、县统一进行规划建设。

  重点建设防汛指挥系统、水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质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和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并部署其它重点业务应用的建设开发及预研究工作。

  1、信息化标准建设

  指定、完善和制定水利信息化相关标准。

  2、安全体系建设

  建设水利信息安全体系,健全水利信息安全措施,保障水利信息的安全共享。

  3、信息化管理体制

  建设完善水利信息化的管理体制,保证水利信息化的顺利实施以及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行。

  4、保障措施

  研究、制定和落实与信息化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各类政策,初步建立水利信息化的政策体系和规章制度;采用引进、培养、交流等多种方式,建设水利行业信息化技术专业人才队伍,促进水利信息化的顺利实施。

  根据水利信息化近期建设任务安排,按确保主要信息基础设施和重点业务应用的原则,地(市)投资集中于地(市)和各区县机构,对地方的补助主要安排在综合信息采集体系、水利信息网络及部分试点建设方面。

  

  水利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综合的。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防汛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保护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水利信息化不但能产生很大经济效益,更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目前全球信息化正主导着工业化的方向,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已经成为后工业化的标志和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随着信息化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社会经济增长模式有了本质的改变,信息化已经成为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和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要途径,对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所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结合国情我们既不能走国外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也不能放弃工业化只发展信息化,前者会使我们的发展速度不足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后者在缺乏足够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也难以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只有在明确信息化究竟能给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准确把握国家信息化建设指导方针,才能真正把握住信息化带来的历史机遇。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不拘泥于现有的产业基础和逐步演进的发展模式,必须在发展思路上有所创新,积极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加快后工业化建设进程。

  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水利可以通过水利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信息化的推进,实现工作方式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达到加强政府监管、提高工作效率和广泛提供透明的社会公众服务之目的。信息化与水利现代化建设两者的紧密结合,用水利信息化全面提升水利工作的综合能力,实现水利的现代化。因此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工作也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快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步骤。水利工作综合能力的提高可以从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反映。

  1、技术创新

  表现在水利行政管理和业务处理过程的变革,过去落后的工作与业务处理方式被先进的、自动的或智能化的方式所替代。工作的可预见性、综合决策能力和协调运用水平大大提高。

  2、机制创新

  表现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管理机构和层次都将发生变化,由于减少了管理层次,过去由多人多个环节承担的管理决策工作,流程更加清晰、过程大大减化。提高了行政管理和业务处理效率,有利于将政府由单纯的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

  3、管理创新

  表现在信息化可以使管理得到加强和完善,实现由定性管理向定量管理,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事后管理向事前控制的转变,增强了管理的科学性。必将使水利管理发生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4、体制创新

  表现在信息化可以促进水利建设,水利设施经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为明晰产权提供技术支持,投资人可以随时了解、监督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使投资人放心;实现全行业的信息化,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进而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投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快速持久。

  推进水利信息化,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有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有利于加快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水利信息化规划实施的效益可以从信息技术实施和改善行业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衡量。

  1、水利信息化技术实施过程的效益

  水利信息化从整体上提升了水利信息采集、收集的数字化水平;信息网络的建设实现了水利行业内部及社会相关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连接,有效消除信息孤岛;深度开发信息资源,可以实现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从而实现水利系统整体工作的优化。

  水利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通过共享数据生产费用、减少重复劳动而节省资金,数据共享伙伴越多,均摊在单个用户身上的数据收集与维护花费越少,信息资源使用效率就越高,可以将节省下来的资源,用到主要的业务活动上去。利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标准化的数据,解决了由数据矛盾引起的许多问题。共同的格式、访问方法和数据直接访问条件,使利用其他人生产的数据变得更容易,减少了数据申请负担,扩大了数据服务范围、增加了市场潜力。在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处理数据能够节省许多不同类型的开发工作及相应工作量,使应用任务的完成更快、更容易。数据用户增多便于及时发现和改正数据中的错误,信息共享使数据的质量也得到改善,有利于应用分析、决策及运作。

  信息基础设施、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应用系统、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标准、对参与的激励、元数据、数据质量与可靠性、数据集成、数据可访问程度、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数据和框架管理、软件工具集中开发和技术缺陷克服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单项应用成本,使各项工作无须都从头做起。这些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过程中资金的节约本身就是效益。

  2、水利信息化改善了行业管理

  信息化在行业管理和对国民经济推动作用层面的效益主要表现在: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对业务认识的深化,使水利事件的预见期得到延长,预报的准确性得到提高。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减灾、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环境保护三个方面:

  20世纪90年代,每年全市仅洪涝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在12亿元左右。1998~2003年在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仅地方财政就投入17亿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水利基建投资的70%,大江大河的防洪标准有了明显提高,每年相应损失平均减少到7亿元左右。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防洪调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对蓄滞洪区洪水风险管理的实施,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蓄滞洪区和下游地区的洪灾损失,有时又能适时适量的主动运用蓄滞洪区蓄滞洪水,实现洪水资源化。一次准确的决策调度其减灾效益往往大于工程减灾措施的多年累积投入。

  根据十六大在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结合全市当前的水利工作形势,水利局党组及时提出:在防洪达到一定标准的情况下,要逐步将水利工作的重点由防洪工程转移到水资源配置工程上来。随着佛山大堤加固和汾江河治理工程的分步实施,水利工作面临的自然与社会环境问题将更加复杂,为行政管理和业务应用信息化提供了更大的施展舞台。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市水资源短缺量在不同丰枯年份差异悬殊,平均为30亿立方米/年,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8亿元左右,其中工业经济损失约15亿元左右,农业损失3亿元左右。如果通过水利业务的信息化改造使工程运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配合以节水、污水处理回用措施的跟进,其直接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根据近期完成的水利局重大科研项目“水利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专题“水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计量研究”证明,水环境污染对全国的工业、农业和人体健康等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量也是巨大的,仅1998年度,我市水污染对社会经济影响的经济损失总量就已高达24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3.1%。从地区分布看,各大流域片经济损失总量占GDP的比例在0.7%~5.0%之间,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经济总规模越大,水污染也越严重,经济损失也越大。水污染经济损失量占GDP比值大小直接反映了水污染对当地社会生活质量的影响程度。信息化同样可以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事实证明通过对天然水体和点面污染源的有效监测与政策控制,可以明显减少污水的排放和污水处理开销;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的工程协调调度还可以有效地缓解水污染状况,降低采水成本和减少水质因素造成的连带经济损失。同样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工作的信息化也有类似的效果。

  3、水利信息化社会效益

  人类的活动不能离开水的利用,本规划的实施除了有明显经济效益,更重要地体现在水利信息化进程中所能发挥的社会效益。由于水利工作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特性,水利信息化规划的实施也将以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益性服务为主。通过水利信息化建设,充分开发应用与水有关的信息资源,直接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与保护以及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等综合管理和决策服务,提高了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水平,解决好流域水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矛盾,就能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伴随着电子政务的实施,水利政务工作的日趋透明,政府形象得到改善,增强了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4、水利信息化环境效益

  水利信息化的实施可以更加有效地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有效防治水污染。如对省际断面污染物排放总量的监督,能够严格分清污染责任,审定水域纳污能力,制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对水污染实行有效的防治。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有效监测和水土保持措施执行情况的有效监控,可以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绿水清。

  水利的现代化是国民经济现代化建设的保障,由于水利属传统重要基础设施,水利信息化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信息化活动提高了资源、劳动和资金生产率,增加了单位资源投入的产出,即对产值增长速度的贡献(亦称效果贡献)。由于技术进步已经与资本、劳动一样成为影响当今产出增长的事实已经被广泛认可,根据有关部门对我国近10年经济增长的研究认为,资本、劳动和信息要素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71%、14%和13%,说明信息要素的贡献率已经与劳动投入基本相当;信息化投入对第一、二、三产业的带动系数分别是0.77、1.21和0.96,表明工业信息化的效益是最高的。因此,为了保证水利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平均贡献率不低于全市平均标准,需要有相应比例的经费用于水利信息化建设投入。虽然2001年水利基本建设仅地方财政的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达4亿(注:调整后的地方水利建设基金使用结构为55%用于水利工程建设,30%用于水利工程维护,15%用于应急度汛),其中专门用于信息化建设投资的规模还很小,较实际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必须加大投入,加速水利信息化进程。neiyezuo_zi